重看《知否》原著才驚覺,墨蘭的無愛無欲,才是她一生悲劇的原因

小九 2023/01/14 檢舉 我要評論

盛墨蘭嫁得好。可嫁得好,不一定就能婚姻幸福。那時候,婚姻幾乎是女人的一生。女人不光要嫁得好,還要過得好,才算是真正的人生贏家。所謂過得好,當然是夫妻恩愛,琴瑟和鳴,日子才能有滋有味。要不然,只是嫁得好,但若夫妻離心、同床異夢,日子過得糟心不順,即使生活富貴榮華,那也不叫好姻緣,好人生。盛墨蘭,就是屬于嫁得好,但過得不好的人。她是盛家姐妹中,日子過得最差的人。同為高嫁,為何墨蘭就過得不如華蘭和明蘭,甚至還不如低嫁的如蘭呢?

在看過原著后,我只能說,她對待婚姻的態度,太瘋了。跟盛家的其他女兒比,太差勁了。

瘋癲般地把自己嫁了出去永昌侯府的梁夫人,揣著「挑兒媳婦」的心思,來盛家走動了兩回。墨蘭有意,梁夫人卻看不上。她的目標是明蘭。眼見嫁入梁府無望,墨蘭窩了一肚子火,竟然沖到明蘭屋里,瘋了般地對明蘭又打又罵,爭斗過程中,還想毀掉明蘭的臉。

她的瘋狂行為,換來的是被禁足,不許她見林姨娘,直到出嫁。盛纮的處置,是要把林姨娘隔開,防止墨蘭再被教唆壞,等墨蘭熬過了這茬,將來夫婿得力,依舊能過上好日子。只可惜盛纮的好心,墨蘭并不領情。她看不上清貧的文言敬,一個人偷跑去了龍華寺,在陪著梁夫人進香的梁晗面前,從馬車上滾落,還在眾目睽睽中,叫梁晗給抱著回來了。為此,墨蘭母女被狠狠打了一頓,關了三天三夜。還因此毀了如蘭和齊衡的親事,且明蘭和賀家的婚事,也有可能要變卦。事情到了這一步,不知悔改的墨蘭,仍要死要活地要嫁入梁家。她知道永昌侯夫人瞧上的兒媳婦是明蘭,也知道永昌侯府有位了不得的表姑娘,但為了高嫁,她什麼都豁出去了。她苦苦哀求盛纮,要他去求永昌侯,反正梁夫人本也打算和盛家結親,不過是換個人罷了,不都是盛家的閨女嗎?

墨蘭如愿嫁去了梁府。只是這場婚禮,梁、盛兩家都是草草操辦。至于林姨娘,她被趕到鄉下莊子里,此生不得再回盛府。為了能高嫁,不惜自毀名節,置父親的官聲、姐妹們的名聲不顧,不惜把全家都拖下水,對于墨蘭的行為,自私和愚蠢,已經有太多的人說了。在這里,我只想談,墨蘭明知道梁府不簡單,卻還是瘋狂般地把自己嫁過去,她到底是圖了什麼?大凡女子嫁人,總會對未來夫婿有一些正常的考量,比如墨蘭應該考慮,梁晗喜不喜歡她,她喜不喜歡梁晗,梁晗的人品、才華怎麼樣,兩人合不合適,未來會不會幸福。明蘭選擇顧廷燁,是看到了顧廷燁的誠意,覺得顧廷燁能讓她過好日子; 如蘭下嫁文言敬,完全是出于「兩情相悅」,只要跟「敬哥哥」在一起,就會幸福。

但墨蘭嫁給梁晗,就是為了攀高枝。只要能嫁得好,比姐妹們強,她就要不顧一切地去得到。至于婚姻會不會幸福,她從沒有考慮過。《華嚴經》有云:初心為始,正覺為終。善始才有善終,初心端正的人,必能成就正果。反之,初心不端正之人,也只能苦嘗惡果。墨蘭之所以過得不好,首先是緣于初心不正。

瘋魔般地給丈夫納妾墨蘭在梁府的日子,過得很不容易。那位表姑娘春舸,既是姨娘,也是梁晗心尖上的人,而且還有了身孕。所以,墨蘭一進門,就不得不投入了妻妾之爭。

連著新婚三晚,春舸都以肚子疼為由,讓人喊梁晗去陪她。墨蘭把梁晗留在新房,自己親自徹夜照顧春舸。墨蘭的「賢惠」,讓春舸在侯府陷入了輿論中,連永昌侯都生了氣。這下梁晗也沒話說,發落了照看春舸的丫鬟婆子。初戰告捷后,墨蘭效仿林姨娘當年的法子,各種的滋補食材,流水似的給春舸送去。導致春舸胎大難產,不過費盡辛苦之后,還是產下了一女。春舸也頗有手段,還沒等墨蘭緩過氣,她已調整好心態,休養好身子,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入爭寵大軍。雖因生產受罪,導致容貌受損,可她裝裝柔弱,也能惹得梁晗疼惜不已。為讓春舸失寵,墨蘭只得強作歡笑,瘋魔般地給丈夫納妾。梁晗本不是心志意堅之人,面對眾多的美嬌娘,自然一個個都笑納。

最后,春舸敗下陣來。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墨蘭贏了又怎樣呢?那一屋子的鶯鶯燕燕,讓梁晗荒廢了學業,不事經營家計。由于爭寵勞心勞神,墨蘭還因此流了兩個男胎。墨蘭的晚年,只能依靠庶子生活。梁晗不懂經營家計,兩人的日子好不到哪里去,墨蘭的富貴夢,終究還是成了浮云。袁文紹曾說,梁晗骨子里不壞,只不過年紀輕好玩,如果好好盯著,鼓著勁兒,會有出息的。可墨蘭的做法是背道而馳,不僅不督促梁晗進學,為將來掙下家業做好準備,反而鼓著勁兒推他去花天酒地,徹底讓他變得一事無成。華蘭努力十年,成功改造愚孝丈夫回心轉意,之前被婆婆搜刮去的嫁妝,被丈夫數倍地掙回。明蘭更不用說了,夫妻一個管內一個攘外,配合得天衣無縫。

華蘭和明蘭的婚姻,懂得成就丈夫,也成就了自己,夫妻齊心協力,日子越過越順。所謂嫁得好也過得好,就是她們這樣的。不好的婚姻,是只顧自己,去拆對方的台; 好的婚姻,是彼此扶持,互相成就的。這才是婚姻經營的正道。

攀比教育初心不正,又不懂經營婚姻正道,好好過日子,哪怕嫁入了高門,這一輩子要想過得好,也是不可能的。直到最后,墨蘭都沒有認識到,自己哪里做錯了。當明蘭好心提點她時,她仍然不服氣: 我有什麼不是?難道要我眼睜睜看著妳們一個個攀了高枝,自己坐以待斃?墨蘭的錯,究其根源,就是從這不能「坐以待斃」起就開始了。而這根源,更早是來源于林姨娘對墨蘭的攀比教育。

林姨娘有一句經典語錄: 臉面不重要,經濟實惠才重要。她從不信奉什麼真情可貴,只喜歡榮華富貴。她寧愿做妾,也不愿意嫁去普通人家做太太。她對盛纮沒有感情,哪怕盛纮把她放在心上二十年,她也無動于衷。她的目的是只討男人的歡心,然后享受富貴榮華。所以,林姨娘對墨蘭的教育,就是讓她去攀比,激勵她去爭去搶,不管應不應該,合不合適。盛纮曾提醒她: 只要妳不貪心,不妄圖高攀,給墨兒的親事我自會留心,斷不會委屈了她。但轉過身,她就教育女兒: 別聽妳父親的,男人不知道內宅的彎彎繞。若妳自己不去爭取,好的哪輪得到妳?難不成妳想一輩子比如蘭差?

攀比和爭搶教育,給墨蘭帶來的后果,不光是一輩子的妻妾相爭,還有內心的無愛無欲。她對梁晗無愛,她對幸福沒有欲望,她的感情一片貧瘠。

因為這種無愛無欲,所以她只顧著爭寵和索取,她不懂相夫教子,成就丈夫就是成就自己。在那個時代,這才是正途。墨蘭這輩子,她的婚姻從來沒有安生過,她的感情也從來沒有圓滿過。她缺失了人生里最重要的教育,那就是如何選擇婚姻,如何經營婚姻和感情。華蘭曾告誡如蘭: 什麼都是次要的,留住丈夫的心才是主要的。華蘭和如蘭的婚姻,本來都不是好姻緣,但她們都緊緊抓住了丈夫的心,用心成就對方,後來也都成全了自己。

寫到最后:《知否》電視劇里,盛家大團圓時,盛家姐妹都是攜了夫婿的,唯獨墨蘭沒有,她是一個人去的。這樣的場景,顯而易見地表達了墨蘭孑然孤獨的結局,和她婚姻的缺憾。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不希望,我們的婚姻最后剩下孤獨,我們的人生留下遺憾。我們對婚姻、對生活,永遠是期待著幸福和美好。所以作為父母,要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和生活觀,不要讓自己錯誤的觀念,去誤導子女,讓子女被妳的錯誤影響一生。作為我們自己,要理智謹慎地選擇婚姻,要懂得如何經營婚姻和感情,如何在婚姻里互相成就,共同面對世間的風風雨雨,把日子過好,把生活過好。

道理懂了,心擺正了,想要嫁得好又過得好,也就不難實現了。莎士比亞說: 不如意的婚姻,就好比是座地獄,一輩子雞爭鵝斗,不得安生。幸福的婚姻,會讓人春風滿面,不如意的婚姻,會讓人不得安生,婚姻之路,且行且謹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