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這人,其實一點都不糊涂,他只是善于裝睡。
他知道林噙霜無法無天,他也知道衛小娘母子死于非命,跟林噙霜脫不了關系。他的可恨就在于,他明明知道林噙霜是什麼人,可他還是對她又縱又慣。為了叫醒他,盛老太太請來了孔嬤嬤。孔嬤嬤借著訓導盛家女兒們,暗里提醒盛纮寵妾滅妻,才致家宅不寧,如果長此以往,難保家中不會有禍事。孔嬤嬤雖沒把盛纮完全叫醒,他盡管仍然寵林噙霜,但孔嬤嬤的話,還是影響到了盛纮,盛纮的心里是完全認同的。要不然,在林噙霜縱女偷情,把盛家顏面放在火上烤的時候,他也不會下狠心處罰了林噙霜。 劇里明蘭說過,孔嬤嬤的厲害,在于表面不動聲色,且擅長文火慢熬。看著和氣厚道,可責罰起人來,只講理不論情,賞罰公平,讓人心服口服。
其實,孔嬤嬤的厲害,并不止于此。當妳看過原著,妳就會贊嘆,孔嬤嬤幾十年混跡內宅的本領,還真不是吹的。原著里,在盛纮「寵妾滅妻」的生活作風上,孔嬤嬤是完全叫醒了他的。孔嬤嬤教導規矩之后,在她臨走之前,還給盛纮洗了一下腦,留下了幾個招數,讓他看清了林噙霜的真面目。林噙霜見華蘭出嫁時,有一百二十八抬嫁妝,還有許多田地莊子和陪房人口,這樣氣派的婚禮,讓她嫉妒的內心又開始不滿起來。于是,她把喝醉酒的盛纮,喊到自己房里,臉帶嬌羞、萬分柔情地又是高興又是憂傷。在一堆凄凄楚楚的嬌語中,盛纮才搞清楚林噙霜的目的是要家產。迷糊地盛纮畢竟被孔嬤嬤洗過兩回腦,對林噙霜的要求立刻有了警惕。
林噙霜知道自己沒有嫁妝給女兒,便惦記上太太的嫁妝。都是叫母親,她就不能太偏。當盛纮告訴她,只有沒出息的男人才整日惦記女人的嫁妝時,林噙霜就開始淚水盈盈: 「那楓哥兒和墨兒呢?難不成纮郎不管他們了?難不成為了我這個姨娘,還得連累他們將來受苦?」要是在往常,林噙霜要得到什麼時,總是先哭訴自己的卑微可憐,然后盛纮就心疼哄她,然后林噙霜又更加可憐地惶恐將來,哭哭啼啼個沒完,最后盛纮一心軟,就滿足了她的要求。這是林噙霜和盛纮相處時,很有效果的一個周期模式。盛纮心里記起了孔嬤嬤的給他支的招數,他拿出來問林噙霜: 「妳沒有豐厚的陪嫁,難不成是我的過錯?」林噙霜沒有想到,自己用慣了的招數居然不奏效了,她被盛纮的話噎住了。
盛纮不得不暗嘆孔嬤嬤的料事如神。在一次閑談中,他被孔嬤嬤一語道破他和林噙霜相處的周期模式,孔嬤嬤才教了幾招應對招數。孔嬤嬤當時便提醒他: 「若是林姨娘有太太那般的家世和嫁妝,她會否與妳做小?」在電視劇里,盛纮始終相信自己和林噙霜是有真感情的,他愛了她二十年,他以為她也是如此。直到墨蘭出事,他才明白林噙霜根本就沒有愛過他。林噙霜的甘愿給他做小,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貪慕虛榮。但原著里的盛纮,被孔嬤嬤提醒了那句話后,才讓盛纮有了自知之明,不至于太異想天開相信林噙霜的愛。
孔嬤嬤的那句話,用來給林噙霜種種逾越的要求做了急剎車,甚至連后面應對的話,她都給盛纮備好了。 「當初我就是怕妳們母子受欺負,才硬是從祖產中撥出一塊來給妳們傍身,這本已不合規矩。但為著妳和楓哥兒、墨姐兒,我還是做了。妳已比一般妾室體面許多,難道還不知足?妳若想與正房太太比肩,當初就不該與我做妾。」這段話一說出來,林噙霜就再也不能裝各種可憐了。盛纮明白告訴她,跟妾室比,她不算可憐,但要跟太太比,她沒有那樣的身份。聽得幾乎憋過氣去的林噙霜,只得拿出自己慣用的「一片真情,她放棄外頭別家的正房太太不做,甘愿與他做小,就是因為情之所至。可惜的是,林噙霜的「一片真情」,也被孔嬤嬤猜到了,她教盛纮見招拆招:
「妳既和我一片真情,且甘愿做小,又為何時時抱怨,還常與我要這要那的,難道一片真心便是如此?」
孔嬤嬤教的這句話,不僅堵了林噙霜的無底線要求,也讓盛纮在說的時候,意識到林噙霜好像沒那麼「一片真情」。林噙霜被說得啞口無言,但她是什麼人,她靠著自己對盛纮的拿捏,在盛府豪橫了那麼多年,哪有那麼容易被打敗。她重新組織語言,委屈哽咽地說自己都是如果是為了她自己,是半句都不會提的。可她得為孩子們著想,她實在是擔心。盛纮一副公事公辦的語氣:
「墨兒將來若是高嫁,為著盛家臉面,我自會破例添置。不過若是親家平常,難不成我還會讓墨兒的嫁妝和嫁入伯爵府的華兒比肩?還有如兒、明兒,她們也是我的親骨肉。至于楓哥兒,男子漢大丈夫存于世間,本當自立,讀書考舉出仕,將來自己立起門戶,難不成一味靠祖蔭?當日我大伯父幾乎將家產折騰光了,大哥如今的家業大多是自己掙來的。我雖不才,但有今日也不是全倚仗老太爺的。」
往日只要她曲意承歡、柔順服侍,盛纮就會順著她、寵著她,林噙霜原本想趁著盛纮嫁女高興,說服他多置些產業在自己名下,結果被盛纮滴水不進地堵了個嚴嚴實實。看到林噙霜的眼神惶恐和楚楚可憐,盛纮也有了心軟,但他一想起孔嬤嬤的提醒,最后還是怕「亂了規矩,釀出家禍」,用上了孔嬤嬤教的最后幾句話。 「妳也要管好自己,就是妳整日做這般想頭,才鬧得墨兒與姐妹們出頭爭風,若是將來楓哥兒也如此不悌,我立刻發落了妳!好好教養兒女,將來自有妳的好日子,能給妳的我都給妳了,其他的,妳也莫再惦記了!」妻妾規矩,放在我們的時代來講,確實是不近情理,但那個社會,這就是內宅合乎情理的規矩。 一個大家族有妻有妾很正常,但寵妾滅妻就不正常。
林噙霜當初不做太太選擇做妾,是她吃不了貧家的苦,自以為靠溫柔和情意就可以攏住盛纮的心,以為靠著把握了內宅的彎彎繞,就可以讓自己活得比太太好。電視劇里的盛纮,因沉醉在林噙霜溫柔情意里不醒,才導致她致盛家上下不顧,差點讓盛家出大丑、大亂。而原著里的盛纮,經過孔嬤嬤的兩次洗腦,看清了林噙霜的真面目,再也沒有一意孤行地寵林噙霜。當然,他的內宅在之后,比電視劇里的安寧多了。
家禍,往往都由子孫不孝起,子孫不孝又由家教混賬而來。家族落魄潦倒的慘狀,不光是舉家食粥,拖累得最慘的更是兒女。
落架的鳳凰不如雞,看看賀弘文的表妹曹錦繡,還有盛長楓院里的可兒,她們曾經都是官家的小姐,日子過得養尊處優。
可是後來家敗了,曹錦繡隨家人被發配邊疆,后給人做妾又被灌了紅花; 可兒與盛長楓有染,被林噙霜不容,賣去外邊被打死。盛纮親眼見過大伯父如何寵妾滅妻、偌大家產幾乎窮盡,若不是有自己嫡母的撐腰和大伯父兒子的打拼,那一房早就敗落潦倒了。 大家族的內宅,妻妾多自然兒女也多,自然會生出許多彎彎繞繞。作為大家族的家長,如果一味只顧及自己的喜好,偏寵偏幫、寵溺無度,一碗水端不平,那都不是家族繁榮昌盛的做法。許多大家族,往往都是從里頭敗起來的。門風嚴謹、子孫出息的家族,才能數代不衰,福氣綿延。就我們的時代來說,姊妹兄弟之間,要懂得互相謙讓,做父母的也要一碗水端平,對待子女一視同仁,而不是只要一頭讓,或者重男輕女,只要大的讓小的。夫妻之間也要相敬如賓,而不是大男子主義,或者女強人。如此,父母才能給孩子一個好榜樣,才能門風嚴謹,家庭和睦,夫妻感情美滿,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