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皇上為什麼無法對永璂生氣?如懿的教育觀太難得

古月 2022/09/10 檢舉 我要評論

皇上自從癡迷于寒香見後,整個人都不對勁了,尤其是對于如懿的勸導十分厭煩。

皇上一門心思撲在寒香見身上,引起了三阿哥的不滿。因為純貴妃此時還在受病痛的折磨,卻沒有得到皇上應有的看望。

三阿哥為母親感到寒心,心中憤懣不平,因此去找皇上進諫,順便還提了民間說寒香見是妖姬傳言,皇上聽後大怒,狠狠教訓了三阿哥。純貴妃愛子心切,聽說三阿哥被皇上教訓,趕忙跑去為他求情,結果被皇上呵斥,認為都是她平日裡說些閒話,才使得三阿哥耳聽目染來他這裡說下了寒香見的閒話。

純貴妃被冤枉,氣得吐了血,如懿為她求情,這才讓純貴妃回宮休息,但沒過多久,純貴妃便去世了。三個月後,三阿哥也追隨她而去。

純貴妃是皇上身邊的老人,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雖然皇上下令將其封為皇貴妃,以更高的規格下葬,但後宮嬪妃還是因此寒了心。

然而純貴妃死後,皇上依舊對寒香見一片癡心。哪怕寒香見對他的好置若罔聞,他還是不停地在討好寒香見。甚至為了讓寒香見活下來,安心做自己的妃子,他還以中宮的職責威脅如懿,讓她去勸寒香見。

如懿沒有辦法,硬著頭皮去勸寒香見,以兩個方面下手。一是寒企已死,他必定也是希望寒香見能好好活下來,二是逝者不可追,如今寒香見應該為了她的父親和族人好好活著。寒香見在族內很有聲望,是受族人愛戴的公主,如懿以此為切口,順利勸下了寒香見。

皇上聽說寒香見不再一心尋死,乘勝追擊,給她建了寶月樓,將她的族人接入皇宮與她相見,甚至自己還穿上了寒部的服飾來示好。

寒香見看到自己的族人,一時失神,心下動搖。皇上見此,直接將其封為容貴人,給了寒香見名分。

之前寒香見沒有以嬪妃的身份住在宮裡,所以太后一直沒有出面,自從知道寒香見被封了貴人,太后那邊就坐不住了。

寒香見來到宮裡,皇上鬧出來的事已經很多了,如今寒香見要作為嬪妃侍奉皇上,太后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于是她將如懿找來,同樣用中宮的職責命令如懿給寒香見喝下不能懷孕的藥。

如懿知道如果她這麼做了,皇上一定會恨死自己,但又無法在太后和皇上之間抉擇,左右為難,最後只能硬著頭皮給容貴人送來湯藥,並說明是太后交代的,寒香見求之不得,當場一飲而盡。

寒香見喝下湯藥,十分痛苦。皇上得知後趕來,知道是如懿送來了不能懷孕的湯藥,氣急敗壞打了如懿一巴掌,如懿十分委屈,好在太后及時趕到,才制止了皇上對如懿的打罵。只是,這下子,如懿和皇上之間的隔閡也的確越來越深了,為今後的蘭因絮果埋下了隱患。

好在,雖然皇上和如懿生氣,但到底還是沒有遷怒如懿的孩子。

這日皇上抽查永璂背課文。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固知......」背到這裡,永璂便開始磕磕絆絆。

這一段出自《蘭亭集序》,意思是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歎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

《蘭亭集序》是晉代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的「天下第一行書」。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

皇上說永琪八歲的時候,已經熟讀蘭亭集序,三遍已能流利成誦,而永璂他督著誦了十遍還是背得那麼疙瘩。皇上又問永璂覺得他五哥永琪如何,永璂說五哥很好,經常給他講書教他射箭。

提到射箭,皇上又說永琪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可以連射九箭中靶心了,永璂怏怏地說自己只能中五箭。

皇上聽到這裡,氣已經消得差不多了,「你這個傻孩子,說你自己能射中,反正朕也沒看見。」

永璂說自己不會就是不會,說謊總是要露餡兒的。皇上誇讚他資質雖不佳但品性好,不說謊才是最大的美德。皇上作為上位者,其實聽慣了阿諛奉承,明白坦言相告才是最難得的。

永璂下學後去看望如懿,還給她帶去了自己留著的膳後糕點白玉霜方糕,因為記得如懿喜歡,才特意拿給她吃的。如懿感慨兒子大了懂得心疼她了,又問今日皇阿瑪除了學業還問了他些什麼。

永璂便坦實相告,將皇上誇讚五阿哥比他強的話說給了如懿,並問如懿自己是不是真的比五差。如懿說不是的,你有你的好,五哥有五哥的好,只是你身在皇家又是嫡子,你皇阿瑪自然對你的期望要高一些,這樣是你作為嫡子必定要承受的。但如懿只希望他品行端正,一生都平安順遂,並叫永璂以後若是聽到皇上說五阿哥比他好,不必放在心上,也不用事事去與五阿哥比較。

其實,如懿的教育觀點是十分正確的,人的天資是否聰穎是無法決定的,但作為一個人,首先品行要端正,這是最為寶貴,也是每個人可以努力做到的,但同時,面對誘惑,又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比聰穎要更為可貴。這也是皇上聽到永璂的答案後十分滿意的原因。

END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