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小秦氏將女兒顧廷燦按大秦氏的模樣培養。 那麼,小秦氏這樣做,難道與顧偃開一樣,忘不掉大秦氏?
原著中,小秦氏想讓兒子顧廷煒承襲爵位,而她最大的眼中釘就是顧廷燁。 為何在顧廷燁離家出走時,她沒有將顧廷燁的名字從族譜上剔除?
小秦氏,是東昌侯的嫡次女。在她十四歲之前,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
小時候的日子多麼好呀,明珠翡翠,應有盡有,每回出門赴詩會筵席,她的排場穿戴都叫一干姊妹艷羨不已。
只是,這樣的好日子,在小秦氏十四歲時,就結束了:
小秦氏的父親東昌侯為了一只生銹的青銅門環,可以豪擲千金,而她的母親卻性子溫柔不善理家。 哥哥承襲爵位后,東昌侯府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但是,為了支撐侯府的門面,只能減少府里的花銷。
不過,就是東昌侯府這樣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支撐,還得靠著嫁入寧遠侯府的大秦氏接濟。
大秦氏過世后,小秦氏的姐夫顧偃開迎娶了白氏后,對東昌侯府的接濟自然就減少了。
為了寧遠侯府的接濟,也為了小秦氏能嫁個體面人家不丟了東昌侯府的面子,又能少給嫁妝。于是,小秦氏的嫂子就跟小秦氏說:
「妹子呀,不是嫂嫂刻薄,叫你去做填房,實在是你年歲大了,好人家不容易找。你大姐夫怎麼待你姐姐的,咱們全家都清楚。你嫁過去他也能好好待你!」
就這樣,小秦氏嫁給了姐夫顧偃開,做填房。
雖然,寧遠侯府沒有辱沒了東昌侯府的門第。但是,做填房,在原配面前要執妾禮。而萬般嬌寵長大的小秦氏,雖然是給做了姐夫的填房,在禮法上,她也只是一個高貴的滕妾。
其實,小秦氏是不愿意嫁過去的。但是,她也尋不到好的婆家。于是,在白氏夫人過世后,她就嫁給了自己的姐夫。
出嫁前,小秦氏心里明白,是姐姐大秦氏壞了秦家姑娘的名聲,才導致自己一直沒有婆家:
姐姐大秦氏是個病秧子,而且,她出嫁時,東昌侯府是滿門富貴。但是,她出嫁后卻不敬婆母,容不下妾室通房壞了秦家姑娘的名聲。 哥嫂為了東昌侯府的門面,又為了能少賠嫁妝,讓她去做填房; 嫁給顧偃開后,雖然看起來夫妻和睦。可是,顧偃開心里只有她的姐姐,而她的出現,只是讓喪妻的顧偃開不被人叫一聲鰥夫而已。
而小秦氏是東昌侯府的嫡女,她是過過好日子的。如今這樣的境遇,讓她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她只能接受。
所以。在小秦氏的心里,她是恨這些人 。那麼, 小秦氏這樣憤恨,為何還讓女兒顧廷燦去模仿大秦氏?
其實,這一切都因為,小秦氏嫁過寧遠侯府后,她發現了一件事:
嫁到寧遠侯府的小秦氏發現,姐夫顧偃開對自己的姐姐是情根深種。每當她有什麼為難時,提提自己的姐姐,顧偃開就會變得很好說話。
而讓小秦氏生下女兒顧廷燦后,她發現姐姐雖然過世了。但是,她對姐夫的后續影響,可是太大了:
小秦氏的女兒顧廷燦,容貌很像大秦氏。所以,顧偃開對這個女兒很是疼愛。
而且,女兒顧廷燦的一舉一動越像大秦氏,顧偃開就越疼愛她,對她有求必應。有時候,太小秦氏想做一件事,讓顧廷燦去與顧偃開說,也幾乎全部答應。
于是,顧廷燦不自覺地模仿姨母大秦氏。甚至,從別人的口中打聽大秦氏。
小秦氏作為高門貴女,給自己的姐夫做了填房后,她心里是憤恨的。在看到已經是自己丈夫的顧偃開,每日參拜一尊彌勒佛后,她更是憋屈:
彌勒是未來佛,顧偃開是想下輩子和大秦氏再續前緣;
而這一切更是說明了,顧偃開心里清楚得很,大秦氏絕非佳配,不好生育,不擅持家,還不長命。可他就是喜歡,旁的人,再好,再賢惠,也無用。
再看小秦氏,不僅身體健康。而且,是出了名的溫柔賢惠。可是,她不僅被病秧子姐姐耽誤婚事,被哥嫂算計婚事,自己的老公還不喜歡她。
于是,她決定搞事業——奪嫡!并在出嫁前,就開始籌劃了:
與大夫打聽顧廷煜的身子,確定顧廷煜只是一個藥罐子,活不長久; 對于顧廷燁,她想到了一個辦法——捧殺。不僅得了賢良的好名聲,還能讓顧廷燁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小秦氏同意嫁了。而且,嫁過去后,對顧廷燁特別好:
顧廷燁要銀錢,她就給錢,從來不問原因; 顧廷燁院子里的丫鬟都是全府里最漂亮標志的; 顧廷燁長大一點,她就讓小廝把顧廷燁往勾欄瓦舍里領; 顧府后宅不管誰做了什麼事,小秦氏都與他們合伙賴到顧廷燁頭上。
雖然,小秦氏每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可是,顧廷燁卻真心把她當做母:
生母過世時,顧廷燁還不什麼都不知道。從他懂事那日起,他的母親就只有小秦氏一個。那時的小秦氏是溫柔美麗,和善可親,對他好的沒話說,老父追著打罵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躲到她身后——他是真心當她作母親的。
顧廷燁雖然是白氏夫人所生,外祖家又沒有人為他撐腰。但是,他的嫡子。所以,只要顧廷煜過世,顧廷燁就會承襲爵位。
甚至,在顧廷燁的心里還曾暗暗發誓: 若自己襲了爵位,一定要好好孝順小秦氏,愛護弟弟妹妹,無所不應。
可是,小秦氏為了自己的委屈,嫁入顧府前,就想奪嫡。
那麼,為什麼小秦氏不在顧偃開過世的時候,就把顧廷燁剔除族譜:
顧偃開過世后,留下了三封信,讓小秦氏動不了顧廷燁。
因為,如果動了顧廷燁,就會牽扯出白氏的嫁妝。你都把人家兒子剔除族譜了,自然要歸還嫁妝。那麼,小秦氏和顧府這些人,就不能花白氏的錢了。
顧廷燁是嫡子,想要剔除族譜,需要家中耆老全部到場。
若果小秦氏把顧廷燁剔除族譜,那麼族中的人必然會說顧偃開留下的三封信。那麼,小秦氏的臉面就別要了。
顧廷燁是嫡子,按照順序,他是要承襲爵位的。如果把他剔除族譜,還要上報朝廷。
如果上報朝廷,那這動靜也太大了。還不如讓顧廷燁死在外邊比較好。
小秦氏已經把顧廷燁的名聲搞臭了,只要他離家出走不回來。那麼,顧廷煒就能名正言順襲爵的。
只是,小秦氏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顧廷燁不僅成了皇帝的寵臣,還承襲了爵位。
于是,小秦氏兩次火燒明蘭。
而且,小秦氏從來不懂顧廷燁。如果,她真心待顧廷燁,哪怕她跟顧廷燁說:「我想讓廷煒襲爵。」
以顧廷燁的性子,也會讓出爵位。
編后語:有些人,窮極一生追求的,卻始終無法到達終點。
小秦氏這個人,是極其聰明的。只是,因為仇恨蒙蔽了雙眼,讓她聰明反被聰明誤。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