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是甄遠道的嫡女,浣碧是甄遠道和罪臣之女何綿綿生的女兒。
由于何綿綿的身份特殊,甄遠道也不敢公開承認她浣碧甄家女兒的身份。
浣碧被甄遠道以甄嬛丫鬟的身份養大,甄嬛入宮,浣碧也跟著她一起進宮。
甄嬛拿浣碧如同親生的姐妹,事實上也是。
可是浣碧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她企圖借甄嬛勾引皇帝,幻想有朝一日成為妃嬪娘娘。
可是皇帝對她不來電,她碰了一鼻子灰。浣碧心有不甘,竟然聯合曹貴人幫著華妃陷害甄嬛。
甄嬛識破后,對浣碧一番掏心掏肺的教育,浣碧追悔莫及。從此,她對甄嬛就一心一意,忠心不二了。
甄嬛出宮在寺院修行,浣碧與槿汐一路相隨,可謂吃盡了苦頭。
甄嬛與果郡王私定終身,浣碧也悄悄喜歡上了果郡王。
後來前線傳來果郡王的死訊,甄嬛為了雙生子,也為了自己的家人,她不得不設計回宮,浣碧也照樣跟著回了皇宮。
浣碧為了一己私欲,設計了小像掉落事件,讓果郡王娶了自己。
甄嬛雖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答應。
從此,浣碧成了果郡王的玉福晉。雖然果郡王心里永遠只裝得下甄嬛,可是浣碧才是名正言順的果郡王的女人。
果郡王常年在外,封封家書皆提「熹貴妃安」。這家書內容竟被皇帝知曉,皇帝開始懷疑果郡王與甄嬛有私,他將果郡王召回,并設計甄嬛毒死果郡王。
甄嬛明明把放了毒的酒杯留給了自己,可是期間又被果郡王調換。果郡王為了保護甄嬛,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皇帝打算秘密發喪,下旨果郡王府不準有哭聲。
浣碧隱忍悲痛,又忍無可忍,一頭撞在果郡王的棺材上。
皇帝不準有哭聲,可是福晉新喪,王府自然可以有哭聲。浣碧用自己的生命為果郡王掙來一場風光大葬。
而皇宮里的甄嬛,受驚畏懼,又聽聞浣碧死訊,竟也承受不住了。
很多人都覺得浣碧撞棺不是殉情,我個人也這樣認為。
有人說浣碧撞棺是為了激起甄嬛復仇的決心,個人認為是,又不是。
果郡王死了,甄嬛不可能不傷心。她的傷心難以掩飾,必然引起皇帝的猜忌。
而皇帝一旦疑心甄嬛的時候,也會對她痛下殺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失去果郡王的浣碧和整個甄家都不能幸免。
既然結果都是死,浣碧何不犧牲一己性命來換甄嬛的平安?
只要甄嬛活著,也必然為她和果郡王討一個公道。
浣碧撞棺的真相就是「棄車保帥」,只不過她是那個棄了的車,而甄嬛是她要保得帥。
她是果郡王的福晉,她死了,王府自然可以有哭聲。她和甄嬛是姐妹,她死了,甄嬛自然有傷心的理由。
皇帝對甄嬛的懷疑也隨之瓦解了。
浣碧和流朱沒有不同,流朱為了甄嬛而死,她心甘情愿,但也沒有選擇。
浣碧為不為甄嬛,她也都得死,她一樣也沒有選擇。浣碧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的 自愿。
無論浣碧怎麼爭,也不論她身上也流著甄遠道的血。
浣碧被當丫鬟養在甄嬛身邊,而她和丫鬟流朱的命運,最終沒有什麼不同。
真是意難平了。
浣碧撞棺的真相,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