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知否》:看懂海氏留下羊毫的2個目的,才知她的算計有多絕

wang 2022/10/06 檢舉 我要評論

要說《知否》中最完美的男人,那必定是非盛長柏莫屬了。

他對長輩孝順,對弟妹厚道,對妻子體貼,學識淵博,能干上進,又潔身自好,如果非要在盛長柏身上找個缺點,那就是他太老氣橫秋了,不愛說話。

用明蘭的話來說,盛長柏就像老板一樣,不茍言笑,讓人很有壓迫感,別說她這個做妹妹的,就是盛紘和王若弗在他面前,也得敗下陣來。

只有盛長柏敢娶的海朝云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王若弗想把康姨媽的女兒康允兒嫁給盛長柏,可盛紘和盛老太太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年紀輕輕就成了庶吉士,眼看前途不可限量,而康家卻越來越破敗,兩家是不相配的。

更要緊的是,康允兒有個康姨媽這樣的親娘,雖說她不像康姨媽那樣心腸歹毒,但多少有點拎不清,婚后很有可能會偏袒娘家,這樣的女子不是盛長柏的良配。

盛老太太挑中的孫媳是海家的二小姐海朝云,為了怕王若弗嫌自己當祖母的搶活干,就說這門婚事是盛紘自己選的。

不管是誰挑中的,王若弗都不太滿意這門婚事,海家再是清貴,海朝云再好,可海家有條家規在:子孫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這讓王若弗很不滿意。

嫁到這種家庭里做媳婦固然是好,只要能生兒子便能免了妻妾之爭,哪怕最后納了妾生了兒子,也很難掀起大風浪,畢竟十幾二十幾年的夫妻感情不是那麼好越過去的。

但是,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兒難免驕縱,就像海家大小姐一樣,三天兩頭頂撞婆婆,還不讓夫君納妾,關鍵是海家門第高,婆家還得罪不起,只能忍氣吞聲。

王若弗為自己的兒子擔心,為自己抱不上孫子而擔心,殊不知盛長柏早就偷著樂了,不讓納妾好啊,得罪不起海家更好啊,這樣王若弗往他的房里塞人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理由去反駁了。

事實證明,盛老太太的眼光極好,海朝云嫁進盛家之后,與盛長柏非常合得來,還很有膽識,有當家主母的派頭。

盛長柏不是好色之人,院子里的丫鬟都姿色平平,還給她們起了很難聽的名字,唯一有點小威脅的,是兩個王若弗硬給的通房,海朝云打發走了一個,只留下了一個羊毫。

海朝云為何留下通房羊毫?

羊毫是中人之姿,老實本分,雖然跟在盛長柏身邊已經很多年了,但從來沒有非分之想,不像別的通房一樣天天想著上位,海朝云不介意留這樣一個人在身邊。

更重要的是,留下羊毫,是有用處的。

1.成全好名聲。

在那個年代,不流行「一生一世一雙人」,男人三妻四妾才是正常的,只有一個正妻在后院,是會被人看不起的,還會給主母扣上「善妒」的帽子。

不管對盛長柏來說,還是對海朝云來說,留下一個無足輕重的通房都是很有必要的,能成全他們的好名聲。

哪怕像顧廷燁那樣的,對明蘭一心一意,后院還有秋娘、鞏紅綃和鳳仙三個「擺設」在呢,后來因為一些原因才趕走了鞏紅綃和鳳仙,但始終留著秋娘,還給她抬了姨娘,要不然明蘭「妒婦」的名號早就人盡皆知了。

海朝云不處置羊毫,外人會說她大度和賢德,有容人之量,能厚待自小服侍盛長柏的丫鬟,他們卻不知道,海朝云給羊毫灌下了一碗又一碗紅花,確保她不會生下庶子庶女。

海朝云能容得下羊毫,但容不下羊毫的孩子。

2.做擋箭牌。

如果盛長柏只有一個正妻,沒有其他女人,第一個不同意的就是王若弗,她會給盛長柏張羅著納妾。

其次,盛長柏是在官場上混的,上司給下屬送妾是常有的事,顧廷燁府里的鳳仙姑娘就是這麼來的,盛長柏也遭遇過幾次。

不過,每一次都被盛長柏拒絕了,上司也沒有強求,但要是盛長柏只有一個正妻的話,就很難過關了,可能會被迫收下一兩個妾室,到時候可能會帶來很多麻煩。

對于盛長柏和海朝云來說,只要羊毫永遠這樣老老實實下去,就絕對能保她衣食無憂。

寫在最后

海朝云是個不容小覷的女人,她有手段,就算她嫁給盛長楓這樣的風流才子,也得把對方拿捏得死死的。

當初,王若弗嫁給盛紘的時候,把所有的通房都打發走了,一個沒留,當初盛老太太也是這麼做的,但這兩個人都吃了虧,讓夫婿有些沒面子。

海朝云很懂分寸,該下狠手的時候,她絕對不會心慈手軟,但有時候也得留一些余地。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