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分析了:蠢萌的齊妃之所以能在險象叢生的后宮活那麼久,是因為皇后在保她。
但,皇后保她是有條件的。第一,她要聽話。第二,她要有用。
當齊妃開始在三阿哥面前說皇后的壞話,而三阿哥又說出他繼承大統之后,要尊齊妃為「圣母皇太后」……
在皇后看來,齊妃已經不聽話、不好用了。
于是,皇后除齊妃之心頓起。
除掉齊妃簡單,但是,想要將齊妃這顆「廢子」的價值盡可能地榨干,同時解決掉「葉瀾依」的問題,僅憑皇后一人之力還達不到。
所以,在「把齊妃趕上死路」這件事上,除了皇后之外,還有兩個「大佬級」人物參與其中!
01、「演員」就位,齊妃入套
第一個「大佬級」人物就是太后。
《甄嬛傳》51集:
壽康宮內,太后、皇后和齊妃帶著各自的下人一起賞魚。
這個人物組合,看起來就有些奇怪。
太后和皇后私下里的確經常見面,但太后與齊妃向來甚少接觸。
這次,太后叫皇後來賞魚的同時,沒叫其他妃嬪,單單叫了齊妃,怎麼看,都像是在給齊妃挖陷阱。
可無腦的齊妃卻并不這樣覺得,她大概以為太后格外器重她,所以,這場戲從頭到尾,齊妃都處于輕微亢奮的狀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話多」。
賞了一會魚之后,太后特意把蘇培盛叫來,詢問葉瀾依的事兒:「哀家問你,新人進宮了嗎?」
太后這句話問得唐突,連老奸巨猾的蘇培盛都面露尷尬,不知道從何說起。
這時,皇后明知故問道:「什麼新人啊?怎麼臣妾不知道啊?」
太后貶損皇后:「皇帝覺得你賢德好性子,只有贊成沒有反對的。所以,什麼人都敢往宮里拉。」
太后和皇后這也一來一回的對話,是為了突出一個主題:在葉瀾依的問題上,皇后無能為力!
緊接著,太后滔滔不絕地表達了自己對葉瀾依的厭惡,不僅說她出身卑賤,而且還駁了皇上的意見,不準她暫住養心殿偏殿,而是給了她較為偏遠的春禧殿。
太后這般「直抒胸臆」與她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行事風格完全相悖。
而太后之所以這樣一反常態,就是為了讓蠢笨的齊妃也能看明白:她不喜歡葉瀾依!
從而讓齊妃以為,即便她做了什麼傷害葉瀾依的事情,太后不但不會反對,還很可能會贊成。
從后面的劇情來看,齊妃顯然是入了太后和皇后的套。
當她叫翠果給葉瀾依送了帶毒的紅棗湯之后,她在皇后面前,上身跪得筆直,毫無懼色。
因為:她內心篤定,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僅是遵了皇后的意思,也是為了太后解憂。
02、利益共同體
如果皇后想要除掉齊妃是為了防止新帝登基后大權旁落,那太后和齊妃無冤無仇,為什麼要陪皇后演這麼一出戲呢?
這是因為:在對待葉瀾依和齊妃的問題上,太后和皇后是利益共同體。
皇后不想讓葉瀾依生出孩子,是因為她只想讓三阿哥繼承大統,不希望任何妃嬪再生出別的孩子。
而太后不想讓葉瀾依生出孩子,則有更復雜的原因。
首先,葉瀾依是百獸園的馴馬女,舉止粗魯。
如果真的生出阿哥來,阿哥性情像母親,恐怕對皇室血脈不利。
其次,皇上對葉瀾依太過癡迷,甚至到了有求必應的程度。
葉瀾依若真有了孩子,皇上必定對她的孩子百般寵愛。
而葉瀾依本人性格清冷、孤傲,不好相處,太后和皇后都控制不了她。
屆時,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的前途堪憂。
最后,太后有自己難以克服的心理陰影。
當年,身為德妃的太后并不受先帝寵愛,無論是最初為辛者庫賤奴的八阿哥額娘還是飛揚跋扈的溫僖貴妃,亦或是曾得先帝專寵的舒妃,都曾是她強大的對手。
後來,太后說華妃身上有溫僖貴妃的影子,對華妃百般防范,不準她生下孩子。
又曾將甄嬛比作舒妃,更是對甄嬛敲敲打打,不容她專寵。
這次,從葉瀾依的身上,太后又嗅到了當年八阿哥額娘的味道,想想八阿哥與皇上爭皇位的兇險,太后怎能不心有余悸?
又怎麼肯讓葉瀾依生下孩子?
雖然對于齊妃,太后并無忌憚。
但是,葉瀾依平時與人甚少來往,想要動她很難下手。
那碗有終身避孕效果的「紅棗湯」,總不能讓太后或皇后親自派人送去吧?
如果這件事情一定要選一個人去做,蠢笨的齊妃無疑是好人選。
不過,皇后借機將齊妃逼死,恐怕也是太后沒想到的。
03、「隱藏大佬」現身
想要讓齊妃當「替死鬼」,又不咬出別人,僅有太后和皇后還是不夠的。
皇上聽聞葉瀾依出事兒之后,可是第一時間就趕到了春禧殿,想要立即派人把齊妃叫來問話的。
如果齊妃沒經過皇后的一番敲打,貿然見了皇。
憑她憨直的性格,一定會把皇后供出來!
就算皇上不完全信齊妃的話,或者為了保全皇后的顏面,依然處置了齊妃,但帝后關系必定會因此留下裂痕。
所幸,在這關鍵時刻,張廷玉大人求見!
張廷玉大人出現的這麼是時候,真的只是巧合嗎?
想要弄清這一點,我們先來搞清楚張廷玉是個什麼樣的人。
早在甄嬛入宮之前,年羹堯戰功赫赫,華妃寵冠六宮,張廷玉就委婉提醒皇上,要提防功臣恃寵而驕。
後來,皇上要整治年羹堯,曾問過張廷玉,年羹堯在京中的表現。
張廷玉如實相告,毫不隱瞞。
鄂敏陷害甄遠道時,張廷玉以甄嬛有孕為由,勸皇上不要著急處置甄遠道,應適度推后……
而皇上病重時,張廷玉又不支持六阿哥繼位,還說「主少母壯并非好事。」
在《甄嬛傳》續集《如懿傳》中,也有張廷玉的戲份。
老年甄嬛逼迫宜修自裁之后,張廷玉咬住她不放,還是如懿站出來作證,解了當時已經貴為太后的老年甄嬛的圍。
從張廷玉在這幾件事中的表現來看,她不是華妃的人、不是甄嬛的人,甚至也不是皇后的人。
那他會不會是太后的人呢?
個人認為,也不是。
但是,太后所處的位置決定了,相比于皇后,她更有大局觀。
這個所謂的「大局觀」包括「為皇嗣好、為皇上好、為朝廷好」。
所以,張廷玉做的很多事兒,與太后的主張是一致的。
比如,勸皇上延期處置甄遠道,站在皇后的角度看:張廷玉就是「滅甄計劃」的絆腳石;但對于太後來說,張廷玉意在保護皇嗣,是個難得的忠臣。
張廷玉和太后觀念的一致,還體現在「防葉瀾依懷孕」上:張廷玉為人忠直而刻板,他一定和太后一樣,不希望像葉瀾依這樣粗野不羈、處處出格的人,為皇上誕下子嗣,污染皇室血脈。
南方水災的確事大,但張廷玉之所以踩著點去春禧殿求見皇上,最大的可能是:皇上一去春禧殿,皇后就派人去請張廷玉,只騙這位張大人說,讓他找皇上議事,轉移皇上注意力,以保住齊妃!
在張廷玉心中,葉瀾依只是個身份卑賤、蠱惑君心的粗野丫頭,而齊妃是三阿哥生母。
皇后找他幫齊妃,也是出于一顆仁慈之心。
他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雖然在「把齊妃送上死路」這件事上,太后和張廷玉很有可能也是被皇后利用的棋子。
但這都不影響他們兩人「大佬」的身份。
太后自是不必說,就張廷玉而言,作為三朝重臣,他雖古板,卻又是難得的忠直、清朗。
否則,在《甄嬛傳》中,年羹堯、隆科多、甄遠道、瓜爾佳額敏都倒台了之后,也不會只剩下張廷玉一個人得善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