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番外篇:上一回說道,靈犀來找甄嬛興師問罪,最后母女二人達成了和解。而此時,槿汐又過來悄悄稟報說,端妃那邊差人傳話來,又有一件案子等待審理,望甄嬛用過膳后,能盡快過去協理。
甄嬛卻有些躊躇不決,依舊拉著靈犀的手不放。靈犀解其心意,便含淚笑道:「我知道額娘現在做的是積功德的事,比生前在宮中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有意義的多。額娘去吧,我略歇一歇便走,以后會隨時過來看額娘的。來日方長, 因我陰壽未滿,是不會去投胎的。」
甄嬛不解道:「 陰壽?額娘只聽說過陽壽,陰壽是什麼,如何計算?」靈犀笑道,等你審理完案子,讓槿汐告訴你,額娘快去用膳吧,不要讓端母妃等太久。
甄嬛只得起身用膳,之后便又帶了兩名小宮女,去往 冥府景仁宮。
1:前生舊案熬冤魂,雖死有愧被害人,若能獲得貴人諒,寧愿尸骨不留存。
甄嬛來至景仁宮,便徑直進了前堂,此時端妃已經聚齊了諸位嬪妃等她。甄嬛款步上前落座,悄聲問端妃道:「不知今日姐姐審理的是誰的案子?」
端妃道:「你自己看,她已經過來了。」
甄嬛望向堂下,果見跪著一名宮女。
端妃道:「你抬起頭來,可以站著回話,不必跪著。」
宮女抬頭道:「還是讓奴婢跪著吧,一為贖罪,二為賠罪, 奴婢跪的不僅是端妃娘娘,還有是受害的苦主。」
甄嬛舉目細瞧,卻發現是被皇帝杖斃的 茯苓!
甄嬛道:「 這不是之前在眉姐姐宮里服侍的茯苓嗎?當日就是她誣陷眉姐姐假孕爭寵的,皇上盛怒之下杖斃了她。」
端妃道:「正是她。」
一旁的華妃臉色微變,冷笑道:「 一個賤婢而已,死就死了,還有什麼可申冤的。」
端妃正色道:「華妃此言差矣,人命無貴賤,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
華妃瞥一眼茯苓,咬著牙道:「在宮里當差這麼多年了,也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可別再如生前那般, 不知死活,肆意攀誣別人。一旦被打的魂飛魄散,可就沒人救得了你了。」
甄嬛笑道:「聽華妃娘娘這意思, 竟有些許要挾之意,再說下去, 娘娘恐怕會有心虛膽怯不打自招之嫌了。因此,我勸華妃娘娘還是坐著喝茶吧。」
端妃掃一眼一旁坐著的眉莊,卻見眉莊已經臉色微黃,原本要起身質問,想了想竟又坐下了。
端妃道:「茯苓,既然你來申冤投案,那就說說吧。 有何冤屈,又有何罪孽?」
茯苓轉過身子,對著眉莊叩頭道:「 小主,奴婢對不住您,奴婢做了偽證,幫人誣陷小主假孕爭寵。可奴婢也沒有辦法,有人脅迫奴婢說,要是不從,便殺了奴婢的全家老小,奴婢被逼無奈,只能昧著良心做偽證, 幫著惡人指控小主。」
端妃明知故問道:「惡人是誰,怎麼等到今日才來揭發?」
茯苓道:「是華妃娘娘。奴婢今日來揭發是因為奴婢已經死了,華妃和年羹堯也死了,他們不能再拿我活著的家人怎麼樣,因此才來揭發, 不然靈魂難安,不得超生。」
華妃怒目而視,切齒道:「血口噴人,胡說八道,本宮何時逼迫你污蔑沈貴人?」
端妃并不理會華妃,只對茯苓道:「此案倒是不難審理,華妃的案子他日自會另案處理,暫時還不到審判她的時候。 只是看惠妃肯不肯諒解你了。」
茯苓聽罷此言,忙跪爬到眉莊面前,連連叩頭道,小主,奴婢對不住您,原本沒臉請求您的原諒 ,可若得不到小主的原諒,奴婢就要下拔舌地獄。我知道小主一向宅心仁厚圣德憐下,您就看在我服侍您一場的份上,原諒奴婢吧。倘若您能原諒奴婢,奴婢愿做牛做馬報答小主的恩情, 哪怕小主托夢讓家人對奴婢的尸骨挫骨揚灰、魂魄無歸,奴婢也毫無怨言。」
眉莊的神色由怒轉悲,由悲轉陰,等聽完茯苓的哀求后,竟又恢復了先時的平靜坦然。
茯苓不知眉莊究竟何意,便接著叩頭不止。
2:你我尊卑雖不同,一樣宮內受徒刑,女兒命本難由己,何必相殘不相容?
眉莊見茯苓如此哀求,甚是可憐,便起身親手扶起茯苓,溫聲細語道:「快起來,我已知你是不得已。已經原諒你了。」
茯苓有些難以置信道:「小主是真心的麼? 我讓小主受了在皇上面前受了那麼大的屈辱,小主真的能輕易原諒?若言不由衷,奴婢依然會下地獄的呀。」
眉莊道:「聽聞你污蔑我假孕爭寵,我當時確實恨你,畢竟我待你不薄。記得你說你家中有位小妹去寺廟進香,恰被縣丞的公子看中了,非要強納為妾,你小妹 誓死不從,父母卻畏懼強權只能屈從。你得知消息日夜憂心,眼睛都哭紅了。
我問你可是家中父母重病?你說不是,是小妹眼看就性命不保,因此哭泣。我便寫了一封家書,托父親務必關照此事,這才救了你小妹一命。
自然了,誰讓我們恰是同鄉呢,要不然,即便我有心幫你也愛莫能助。還記得當時你怎麼跟我說的嗎?
」
茯苓低聲道:「奴婢愿粉身碎骨,來報答小主的大恩大德。」
眉莊道:「是的,所以我恨你,恨你恩將仇報,居然協助外人在我背后捅刀子。可是后來我卻想明白了。」
茯苓道:「小主想明白什麼了?」
眉莊道:「尤其是被禁足的時候,我忽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連我們這些做小主的尚且身不由己,難以自保,又何況是你們呢?皇上若真的信我,即便你出面指證,他也不會信的,到底是皇上薄情。
你明知我冤枉,還要冒著忘恩負義的罵名違心作證,想必是有 難以開解的苦衷,一定是父母家人受到了脅迫。恰如我們這些人,命都是不由自己的, 無不是為了父母族人茍且偷生,否則,不知有多少含冤受屈的嬪妃們自戕而亡呢。
她們不敢自戕,不是惜命,而是怕連累家人, 畢竟,嬪妃只有領旨受死的份兒,是不能自戕的——這是大罪。」
茯苓瞬間淚流滿面,又倒身叩頭道:「多謝小主體恤,奴婢真是無地自容了。」
眉莊道:「我們都是女人,一入宮門深似海,一年到頭也見不到父母家人,如受徒刑一般。假如我們再不相互體諒包容,誰還能給我們溫暖呢?」
茯苓已被感動的哽咽難言。
端妃見狀,沉聲道:「若后宮姐妹們都能像惠妃這樣豁達仁厚,寬宏大量,又何至于斗的你死我活、水火不容? 若能以己度人,將心比心,這后宮豈不就成了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 體恤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望諸位姐妹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諸位嬪妃紛紛應聲道:「嬪妾謹遵‘皇貴妃’教誨。」
端妃欣然一笑,道:「茯苓,既已獲得了惠妃的諒解,你便可免去地獄之苦了。只是,你要在陰司中多做善事, 盡力幫助那些無人祭祀、年老體衰的孤魂野鬼,以此贖罪。百年之后,你便可再度投生做人了。」
茯苓喜極而泣,忙又屈膝跪倒:「多謝端妃娘娘!奴婢一定奉行不誤。」隨后又給眉莊磕了一個頭:「多謝小主再生之恩。」言畢,告退下堂去了。
端妃遂起身,并吩咐眾人散去。轉而向甄嬛道:「妹妹也回宮吧,今兒這案子倒也簡便,只是,我怎麼瞧著惠妃與你好像有什麼嫌隙似的,方才見到你, 竟目不斜視,形同陌路。」
甄嬛訕訕地笑笑,道:「我也不知道。許是有什麼誤會也未可知。不想也罷。姐姐,靈犀還在宮里等著我呢,妹妹先告辭了。」
端妃點點頭:「去吧,今日公務已完結,明日再見。」言罷各自回宮。要知甄嬛回宮后,又會有怎樣的新奇見聞,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