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甄嬛傳》,我們都會想起一句經典臺詞,「賤人就是矯情」。不得不說,鳳儀萬千的華妃娘娘真的是有太多的看點,哪怕是在身旁伺候的頌芝,更是極具代表意義。其實從某些方面來說,頌芝和年世蘭頗有些像兩朵雙生花。
或許這個時候有人會提出異議,頌芝怎麼可能是年世蘭的雙生花,年世蘭可是年羹堯捧在手掌心的嬌嬌女,那頌芝不過是年府的一個奴才罷了。只不過頌芝命好,在一眾奴才中成為了年世蘭的貼身丫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其實頌芝身上有許多年世蘭的投影。我們從兩個人的人生格局來分析,先說說年世蘭。
年世蘭的哥哥可是朝廷重臣,那是人見人畏的大將軍。要說後宮的資本,也只有年世蘭真的可以論一論時事,提高自己的見識,幹出自己的小事業。要說後宮這麼多女人,也只有年世蘭真的可以不局限于後宮。
當年,倘若年世蘭真的執意不嫁給雍正,她哥年羹堯難道就跟雍正分崩離析了嗎?並非如此,年世蘭是錦上添花,她是雍正需要放在枕邊的女人。但如果年世蘭不嫁,雍正也不能拿年羹堯怎麼樣。所以年世蘭確實是誤入了歧途,不然等年羹堯發達這幾年,她年世蘭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只要避開皇權,她幹啥都行。
再退一步說,年世蘭真的因為自己的少女心萌動,嫁給了自己的心上人雍正,可在這個後宮,她有機會發現雍正是一個負心漢,那個時候,她只要及時止損,完全可以撤離這個苦海。但年世蘭也沒能做到,她這輩子偏偏就死在了雍正身上。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年世蘭幾乎是搭進了自己的一生。
頌芝也是如此,她同樣也有非常好的平臺和背景。頌芝是年世蘭的貼身宮女,入了後宮之後,自然是翊坤宮的掌事姑姑。這要說別的宮女,掌事姑姑這個崗位是否有用,那還真不好說。就例如安陵容,安陵容哪怕最後成為了鸝妃,她也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單打獨鬥,完全不在話下。但是年世蘭不是這樣的主子,年世蘭是一個短板非常嚴重的娘娘。年世蘭從小就被保護得太好了,她的心智是全然不能支撐她在這個吃人的後宮謀劃佈局的,從這個層面來說,掌事姑姑必須要成為年世蘭的第二頭腦。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曹琴默歸順于華妃。從本質上來說,這是雙向的選擇,如果華妃不需要曹琴默,哪怕曹琴默有再多的本事,也未必能成為華妃的心腹。而同樣的道理,曹琴默也正是看到了華妃的短板,這才能趁虛而入。華妃雖然脾氣不好,可是這個領導油水多啊。曹琴默在華妃底下幹活,雖然受氣,但華妃多奢靡,分點羹湯完全不是問題。也基于此,如果頌芝能有曹琴默的半點聰明,或許她會成為華妃的一大助力。在這個後宮,主子和奴才都是捆綁關係,華妃日子順了,她頌芝的路還能多顛簸嗎?
但頌芝全然沒有這樣的能力,她確實也是一個半吊子,沒有那個智慧,更沒有那個膽量。頌芝很多時候其實都像是華妃周邊,你讓她吊著嗓子嚇唬嚇唬人還行,但如果需要她去殺人放火,怎麼殺,怎麼放,親力親為,那這件事多半是垮了。頌芝只會將任務傳達給下人,也就是周福海,她自己是完全沒這個本事去幹那樣的事兒。但是如果是曹琴默呢,她卻未必,哪怕不是親力親為,曹琴默也能借他人之手,巧妙地實現同一個目的。這就是頌芝和別人的差距,所以很多時候,頌芝都幫不了華妃什麼忙,她只會在華妃為難的時候,說說好聽的話,哄一哄自家娘娘。
頌芝是真的希望華妃高興,她也是真的希望華妃好,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頌芝也完全可以成為華妃娘娘的貼身管家。要知道翊坤宮上下這麼多人,哪件事,哪個人不是需要管理?頌芝可以不是智囊團,但是她可以成為華妃堅實的後盾。華妃的性格我們都了解,頌芝就應該在華妃未及之地,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這才是一個掌事姑姑該有的格局。對外,頌芝需要打點人脈,為華妃的短板鋪路。哪怕華妃不需要討好誰,或者是不需要避開誰,但是人在岸邊走,哪有不濕鞋,提前做好準備,總是有備無患。
就比如太后娘娘,頌芝有事沒事給太后送送禮物,走走人情世故,這能有什麼錯?往後出現問題,求人才能開口。對內,頌芝要幹的活兒就更多了,翊坤宮是後宮用人體量最大,也是用物最為奢靡的地方,自家娘娘更是個心大的,從來沒有真的在意過誰,豢養過誰。頌芝完全可以打磨一個隻服務于華妃的團隊,這上下這麼多人,頌芝要做的就是留意哪個能伺候好了,往華妃前面推一推,哪個伺候不得當了,換個時間就把人給踢了。下班後開開人員大會,給每個人發發小錢,打打雞血,那對華妃來說,體驗感就直線上升了。
頌芝作為掌事姑姑,在這個崗位上,她本可以有更高更強的競爭力,達到另一種事業高度。可頌芝雖然是年府出來的,卻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正因如此,華妃這才沒有半點心腹,哪怕看似收服了一個曹琴默,但這種暴力統治下的士兵,遲早會跳起來反抗。更別說,曹琴默本就是心懷鬼胎。以曹琴默的腦子,自然也看出了華妃這只紙老虎,拍一拍老虎的屁股,再順著鬍鬚摸兩次,自然就輕鬆拿捏了。
頌芝和華妃的捆綁關係,那是眾所周知的。對于華妃來說,頌芝或許才是她唯一一個願意相信,且全身心依賴的人。而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作者的構思是何等巧妙。我們都知道華妃開始走下坡路的重要節點,那就是她願意讓頌芝去伺候雍正,彼時年羹堯被打壓,年世蘭為了自己的哥哥不得不將自己身邊人送到皇帝手中,這對于年世蘭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我們甚至可以理解成,這是年世蘭成長的重要節點。在這個時候,年世蘭終于不再拘泥于男情女愛,而是會選擇犧牲,會選擇周旋。
年世蘭可以送許多女人,但她卻偏偏選擇了頌芝。當然,從一方面來說,年世蘭只信任頌芝,既然是要給年家吹枕邊風,不送一個年家的人,那是萬萬說不過去的,倘若送了別人,到了皇帝嘴邊,風頭一歪,那真的是幾個頌芝都補不上的窟窿。這一點,年世蘭也算是頭腦清醒。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年世蘭對雍正的感情有極強的佔有欲,換做是別的女人,她一刻都不能忍受。但只有頌芝,她還能閉著眼睛,得過且過。頌芝伺候雍正這件事,其實對年世蘭而言就是一塊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的骨頭,但是她不得不這麼做。
頌芝成為了芝答應,重新回到翊坤宮伺候,年世蘭雖然難過,暴躁,但是她卻沒有真的對頌芝有過激的行為,由此我們就能看出,年世蘭對頌芝有非常特別的感情,在這一層感情裡,她甚至願意分享自己的男人。年世蘭自己並沒有什麼姐妹,後宮的姐妹如同虎狼,她更是一眼都看不上,可唯獨頌芝,她雖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終究還是離不開她。
對于頌芝也是如此,成為答應算是頌芝人生的一大高光了。一個奴才能翻身做主子,這是多大的榮耀,頌芝完全有機會拋開華妃,自顧自得意。這要是換成浣碧,她不知道該有多高興。但頌芝呢,她完全能明白年世蘭的苦衷,甚至對于自己成為小主這件事,無動于衷。故事的結局,年世蘭沒落了,她從一個貴妃成為了答應,最後還被禁足。在那個紅牆瓦綠的紫禁城,年世蘭第一次穿著素白的衣服,蹲在地上給自己的哥哥燒紙錢,旁邊陪伴的就是頌芝。華妃娘娘也好,年答應也罷,在頌芝的眼裡,小姐永遠是小姐。也就在這個時刻,兩個人雙雙抱在一起,我們看到的不是年家的悲涼,而是兩個無法分割的靈魂。
基于此,年世蘭死了,頌芝也死了。這一對雙生花,總算能在地府重逢。這或許才是《甄嬛傳》中最驚心動魄的姐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