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義、李宏毅、敖瑞鵬主演的電視劇《少年歌行》已經更新到了30集,而在新的劇情中三件大事可以說影響深遠,其一就是新的金榜頒布,除了百兵榜沒有變化之外,良玉榜和冠絕榜可以說是大變樣,良玉榜無心和無雙不再榜上,落明軒和蕭瑟并列第一,至于冠絕榜隨著百里東君和莫衣「歸隱」,洛青陽變成了天下第一,而且無雙和雷轟傷了冠絕榜。
至于第二件大事則是無心入宮見到了宣妃易文君,然而易文君卻并未認出無心,無心從她口中得知了自己父親當初真正的死因,內心很是欣慰,原來自己母親并未拋棄自己,也沒有對不起自己的父親葉鼎之。然而無心卻被蕭羽算計,中毒被蕭羽抓住,被鬼醫煉制成為了藥人,失去了意識,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蕭羽對自己的親弟弟如此,令人不由覺得這位狠辣。
第三件事影響則更為巨大,那就是華錦得到蕭瑟的同意,給白王蕭崇去看眼睛了,蕭崇乃是蕭瑟的二哥,也是當今的白王,原本三王中蕭瑟最得寵,赤王蕭羽勢力巨大,白王雖然得到許多朝臣的認可,但他是一個瞎子,想要繼承皇位機會渺茫。可如果他被華錦醫治好了眼睛,那麼就完全不同了,成為皇位的有力爭奪者,畢竟論為君之道,白王蕭崇遠超蕭瑟和蕭羽。
而事實上蕭瑟到死都不知道,其實明德帝選中的人一直都是蕭崇,雖然他寵愛的是蕭瑟,可從來選中之人就是蕭崇,為何這麼說?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拜托華錦醫治好白王蕭崇眼睛的可不僅僅是蕭瑟,還有明德帝。雖說可以理解為是他疼愛自己的兒子,但為何不是蕭瑟回來之前他就這麼做呢?如果蕭瑟回到天啟之前他讓華錦醫治好白王蕭崇還能理解,可偏偏卻是在蕭瑟回來之后,如果蕭瑟有意爭奪皇位,那白王豈不是成為阻力?
其二,蕭崇、蕭羽、蕭瑟三人都封王了,從他們封的王位來看就能看得出明德帝選中了誰,蕭瑟是永安王蕭楚河,永安二字,在天啟城不管妳是皇帝也好,亦或者是王爺也好,怎麼可能永安?唯有江湖歸隱或許能得一世安寧吧。而蕭崇呢?被封為白王,白加王,那就是皇字啊。
以上兩個原因可能還有疑惑,那麼第三個原因就可以解釋了,按照原著中的說法明德帝死后和歷代北離皇帝一樣留下了兩封龍封卷軸,龍封卷軸就是遺詔,上面寫著皇位繼承人的身份。而他把兩封分別給了蕭瑟和瑾萱,按理來說一份是給欽天監一份給五大監的,可他卻給了蕭瑟,還讓蕭瑟的那一份公布,而瑾萱的那一份不得公布。
明德帝死后蕭瑟率兵奪回被南訣搶走的城池,他沒有出征之前登基,而是選擇讓皇位空懸,後來奪回城池之后向南訣求和,之后回天啟,宣讀了龍封卷軸,傳位給白王蕭崇。很多人認為這是蕭瑟改了遺詔,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當初打開龍封卷軸的時候瑾萱在場,當時他是很驚訝的,如果傳位給的是蕭瑟他不會驚訝,畢竟當時蕭瑟是最可能得到皇位的人。
而后面瑾萱的那一份當著蕭崇的面開啟,傳位的卻是蕭瑟,兩封龍封卷軸,一份傳位給白王蕭崇,一份傳位給蕭瑟,這的確很令人詫異,令人懷疑是蕭瑟篡改了遺詔。但細想卻能發現這是明德帝留下的保護蕭瑟的后手,也是坑瑾萱的后手,為何這麼說呢?我們接著聊。
當年瑯琊王為什麼死?就是濁清拿著遺詔想要瑯琊王反,結果瑯琊王自愿赴死,明德帝含淚殺親弟,濁清功虧一簣。而瑾萱和濁清一樣,野心勃勃,不想去皇陵,所以他表面忠心明德帝,實則暗中支持赤王,對此明德帝必然是知曉的。但他死前并未帶走瑾萱,留下一份龍封卷軸給瑾萱就是坑他。如果蕭瑟想做皇帝,必然篡改自己手中那一份遺詔,瑾萱見過這份遺詔,必然會認為自己手中的遺詔上的名字也是寫著蕭崇,那麼到時候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打開,置蕭瑟于死地,結果卻發現上面寫的是蕭瑟,自然瑾萱野心昭然,必死無疑。如此做既然保住了蕭瑟,又坑了瑾萱。
如果蕭瑟不想做皇帝,自然會如實宣布蕭崇做皇帝,明德帝自然相信蕭瑟會選擇這一項。蕭崇自然不會相信這一點,而瑾萱會表忠心,把自己手中的遺詔交給蕭崇,結果打開的是蕭瑟的名字,這對于蕭崇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威脅,畢竟自己不是皇位唯一的人選,這個罪證決不能落在瑾萱的手中,那麼他必然殺了瑾萱,而事實上也是瑾萱被他生擒,最后「消失」,不知是否如濁清一樣消失了。
但不管如何,明德帝心中的皇位人選一直都是蕭崇,而不是蕭瑟。蕭瑟看到蕭崇交給他的那份瑾萱的龍封卷軸上寫著自己的名字的時候只說了一句父皇狡猾,只認為明德帝是在坑瑾萱,卻不知道明德帝一直看好的人是蕭崇,而不是他蕭瑟,他早就看出蕭瑟如瑯琊王,不適合坐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