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的欣貴人,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
有人說她運氣好,什麼都沒做,就「躺贏」到最后。
但是,大家想一想:在后宮這種險惡的環境中,連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甄嬛,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如果一個妃嬪真的什麼都不做,怎麼可能靠運氣笑到最后呢?
因此,欣貴人并不像她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無為」,或者說,她其實是個表里不一的狠人!
01、表面肆意隨性,實則自控力極強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甄嬛傳》后宮眾多妃嬪中,欣貴人是為數不多的——沒有軟肋的人!
像甄嬛、安陵容,她們的軟肋是家人。
每次家人一出事兒,她們的行為就容易失控。
皇后的軟肋除了「家族」之外,還有「庶出身份」和早年經歷帶來的不安全感。
華妃過度執著于圣心,注定難成大事。
曹琴默足夠聰明、理性,但她最大的軟肋卻是溫宜公主。
甄嬛之所以能策反曹琴默,利用的就是她那顆處處想要為公主打算的慈母心。
早年敬妃也沒什麼軟肋,但是,當甄嬛把朧月送給她的那一刻起,敬妃行為處事就有了牽絆。
可是,欣貴人也是有孩子的妃嬪啊。
早在眉莊「假孕」之前,和甄嬛談話的時候,就曾提到:當時還是常在的呂盈風,有一個女兒。
不過,這個女兒只存在于「傳說」中,直到最后也沒露面。
為什麼欣貴人的女兒沒露面?
因為她與故事主線無關。
為什麼她會與故事主線無關?
除了皇上對她不如對溫宜疼愛之外,還因為——欣貴人沒有因為這個女兒的存在而急著站隊、卷入爭斗、受制于人。
如果換做曹琴默,女兒不在身邊,她一定要想辦法去抱一個「大腿」,哪怕為對方做再多違心的事也好,也要換一個親自撫養孩子的機會。
那欣貴人同樣為人母,她就不愛孩子嗎?
她能把這份對孩子的愛硬生生忍下來,從不落人把柄,這樣的人,真的會像他表面上看起來那樣肆意隨性嗎?
恰恰相反,欣貴人的克制,非常人所能及。
02、表面耿直爽快,實則審時度勢
很多人覺得欣貴人為人爽直。
大家之所以對她有這樣的印象,一是因為她說話的時候不矯揉造作,心直口快。
二是因為在和余氏起沖突的時候,欣貴人寸步不讓,以至于最后被關進慎刑司。
現在,我們來逐一分析這兩點。
關于心直口快:
欣貴人的確吐糟過華妃,也吐糟過琪嬪。
但她吐糟華妃時,不是當著皇后的面兒就是當著甄嬛的面兒,從不會像齊妃那樣,直愣愣地和華妃互懟。
欣貴人吐槽琪嬪,也是「熹妃回宮」之后,當著甄嬛的面兒進行的,目的是向甄嬛表明誠意。
在甄嬛回宮之前,欣貴人不知受了琪嬪多少窩囊氣,但她都默默忍下來了。
還有,在「熹妃回宮」之前,也就是《甄嬛傳》上半場宮斗中,欣貴人從未吐槽過皇后和甄嬛。
這是因為: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后宮真正有實力的人是皇后和甄嬛。至于華妃,不過是強弩之末,琪嬪等人更是皇后手中的棋子。
基于這樣精準的認知,即便「純元故衣」事件之后,甄嬛暫時失寵,欣貴人見了她還是畢恭畢敬。
欣貴人的畢恭畢敬,等于給自己留了一條最重要的活路。
由此可見,欣貴人是非常「識時務」的,這也就是她和齊妃看起來都心直口快,但欣貴人從不會因為心直口快而惹禍上身,齊妃卻總是讓自己卷入麻煩中的原因。
至于和余氏的激烈沖突,同樣能證明欣貴人具有審時度勢的大智慧。
當時,余氏是答應,呂盈風是常在。
從位份上來說,常在比答應要高一級。
以余答應得理不饒人的性格,如果欣常在不與她死磕到底,一定會遭受極大的羞辱。
這份羞辱,足夠讓她自己和女兒在日后生活中抬不起頭。
更為重要的是:欣常在看出,以余答應的素質,她走不遠。
后宮中并沒有幾個人真正喜歡余答應,皇上對她也不過是圖個新鮮。甚至于華妃團隊的其他三個人,不過是把余答應當笑話看,當槍使。
在這樣的形勢下,欣常在并不怕得罪余氏。
進了趟慎刑司,雖然代價夠大,但若因此能向他人表明底線,讓皇上因為愧疚而對她更好,那麼,這些委屈是值得受的。
03、表面恩寵不多,實則深得圣心
欣貴人得寵嗎?
也許相比于甄嬛、華妃、葉瀾依盛寵的時候,她的確遜色。
但皇上對欣貴人的感情,也絕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寡淡。
我們來看后宮中曾經的幾位常在:
夏冬春,取其姓,叫「夏常在」。
方淳意,取其名,叫「淳常在」。
甄嬛是因為長得像純元,才被封了「菀常在」。
而呂盈風,沒被稱為「呂常在」或「盈常在」,而是被賜封號「欣」,叫「欣常在」。
欣是什麼意思?
欣喜,欣賞,蓬勃生長。
這個字證明:在皇上心中,呂盈風是有活力的,同時,她也是令皇上欣賞,能帶給皇上欣喜的人。
劇中還有幾個細節,足以說明這點。
第一、曹琴默是被華妃保著,才生下了溫宜。
呂盈風既不是華妃團隊的人,也不是皇后團隊的人,卻能順利生下女兒。
可見皇上對她也是有庇護的。
第二、欣常在小產之后,剛滿月,皇上就想去她宮中。
第三、皇上去清涼台探望果郡王,因為偏愛朧月而帶了敬妃,而陪伴他的另一個妃嬪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最受寵的安陵容和琪嬪,而是欣貴人。
第四、皇上翻了欣貴人的牌子,琪嬪「鬧夢魘」爭寵,皇上明知顧問:「什麼聲音?」
欣貴人懟道:「老聲音了。」
皇上并沒有因為欣貴人的態度不好而責備,還承諾她「朕翻的是你的牌子,一定會回來。」
雖然皇上最后沒有兌現承諾,但他對欣貴人是尊重的。
綜合這幾點來看,欣貴人與皇上的感情一直很不錯。
我看彈幕里有人說:「皇上和欣貴人在一起,才最像夫妻,而非君臣或情人。」
如此說來,欣貴人的「耿直」不是像齊妃那樣真正的「無腦耿」,而是一種偽裝。
她的所謂「耿直」、「隨性」不僅使其他妃嬪放松警惕,從而有效保護了自己,而且,還投合了皇上的喜好,使見多了安陵容之流一味裝懂事、裝順從的皇上,時不時會想起她的心直口快、潑辣隨性。
雖然「熹妃回宮」時,呂盈風熬了多年,還只是個貴人。
但怎可知,「位份低、不受重視」的表象,不是欣貴人的生存之道?又怎可知,這不是皇上對于家世一般、娘家在千里之外的她的一種保全呢?
不過,盡管欣貴人的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但是,這「狠」中,包含最多的是對自己的狠,對女兒的狠,是一個女人在情感上、行為上,最大程度的克制。
她的狠,是一個后宮妃嬪「躺贏」到最后的籌碼,卻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