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玉妍的兒子永遠都當不了太子,難道僅僅只是因為他不是嫡出嗎?原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乾隆帝早就暗示了眾人。
金玉妍曾對兒子說過:「如果不是如今我們落魄了,額娘一定給你選一個母族最好的女兒。」
可是他的兒子永珹卻說:「誰家嫡福晉是玉氏女子啊。」金玉妍聽了后卻突然沉默了,只因為永珹的這句話戳中了她心中的痛。
《如懿傳》中,金玉妍是被朝鮮王族進獻給大清的貢女,相當于一個聯姻的工具。
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金玉妍既然知道自己不是大清人,那麼她為什麼還敢如此明目張膽的給兒子謀皇位呢?
說到底,不過是為了自己當年心中那個玉樹臨風的玉氏王爺,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金玉妍也有這麼凄慘的身世、狗血的愛情故事嗎?
其實仔細看她的一生就能知道,狗血算不上,但是凄慘是真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金玉妍倒不是什麼玉氏女子,她的祖上曾是朝鮮人,後來努爾哈赤爭天下的時候,金玉妍的部族就歸順了大清,從此以后他們就換成了大清的姓氏,成為了大清的臣子。
到了金玉妍這一代,她除了身上還流淌著朝鮮血液之外,其余的生活習性、說話方式、語言等等,全部都跟大清人別無二致。
後來根據大清的規定,金玉妍參加了朝廷的選秀,被指給了寶親王當侍妾,也就是說從頭到尾金玉妍的身份都非常低微,連側福晉都不配當,只能當一個伺候主子的奴婢。
這個時候的金玉妍一點存在感都沒有,她每天卑微的侍奉主子,侍奉福晉們,根本沒有說話的份,平常對待主子也都很是恭順。
這樣的日子足足過了一二十年,《如懿傳》中金玉妍曾說,她他因為忌憚高貴妃與富察皇后,所以早些年在潛邸時不敢讓自己懷上身孕。
而在乾隆登基稱帝之后發生的一件事,讓金玉妍瞬間有了期盼。
金玉妍明白一個道理,以自己的身份,將來想讓兒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盡管這樣,她還是要要盡最大的能力去爭取,只因為她生下了乾隆登基以后的第一個皇子——四阿哥永珹。
乾隆在之前倒是有過三個兒子,長子永璜與三子永璋因為做錯了事,斷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二子永璉是嫡子卻年幼夭折。
現在最年長的就只剩下了四阿哥永珹,無論是從順序還是長幼上來看,永珹都很有機會能成為太子。
金玉妍的心中是這樣想的,那麼乾隆的心中也是這樣想的嗎?事實上乾隆一生都沒有考慮過要將永珹立為太子。
這是《如懿傳》中最令人不解的一點:一個外國皇妃竟然光明正大的謀奪皇位,金玉妍到底憑什麼?
雖然現在表面上看,永珹是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選,但是乾隆的心卻從來沒有偏向過永珹。
大清的皇帝很多都不是嫡子,但對于乾隆來說,當然還是希望嫡子繼位為好,所以一開始他就偷偷將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給立為了太子,還將詔書藏在了光明正大的牌匾后面。
永璉與其他的兒子們當然都是不一樣的,因為這是乾隆一生最敬愛的富察皇后所生,乾隆將對大清所有的厚望都寄予在了他的身上。
可惜這個孩子沒有福氣,沒過兩年就夭折了,這件事成了乾隆心中的痛,沒有辦法,他只能另擇太子人選。
乾隆的兒子們眾多,幾個成年的孩子都陸續被淘汰,剩下的也大多年幼,根本沒法選擇。
好在後來富察皇后又生下了一個兒子——永琮,這簡直讓乾隆又看到了希望。
緊接著乾隆再一次將永琮內定為未來儲君,此時的永琮才一歲,乾隆卻夸贊他「性成夙慧」、「岐嶷表異」。
不得不說乾隆也很是神奇,不知道是怎麼從一個一歲的孩子身上看到這些「優秀」質量的,說白了,不過是因為他的心中依舊期盼著嫡子,不管這個孩子將來品性如何,只要他是嫡子就能繼承自己的江山。
不過最終乾隆還是沒有得償所愿,因為這個孩子又是沒過兩年就夭折了,這下乾隆徹底沒得選了。
那麼現在有一個現成的四阿哥永珹在,他為什麼不愿考慮永珹呢?
歷史上的永珹表現平平,并沒有記載他有什麼功績,好像就是一個閑散王爺,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王爺,好像也沒有做過什麼錯事。
總的來說他與自己的母親一樣,并不拔尖,但是也不那麼差勁。
甚至隨著金玉妍的一路晉升,他在宮中的生活還比較優渥,至少有一個當貴妃的母親,永珹也子憑母貴了。
但是即使金玉妍的身份再尊貴,她始終不可能是皇后,永珹也始終不可能是太子,在最后金玉妍的事情敗露以后,乾隆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你一個朝廷貢女,想讓你兒子當太子,做夢吧!」
這就是乾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即使沒有金玉妍做的這些事情,乾隆也從頭到尾沒想過讓用永珹當太子,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外族的身份。
永珹的身上還流淌著一部分外族的血液,別說他現在能力平平,就算他是天選之才,乾隆也不會將他考慮在內。
大清的江山,絕不可能交在一個流淌著外族血液的人手中。
金玉妍死后,乾隆將她追封為淑嘉皇貴妃,還允許她將來可以與自己合葬,這也算是金玉妍為乾隆生育過的功勞。
然而金玉妍死得早,她卻不知道在自己死后,她的兒子得到了乾隆什麼樣的對待。
乾隆到底為什麼要與金玉妍的兒子斷絕父子關系呢?
乾隆20年,淑嘉皇貴妃薨逝,這一年永珹才剛剛16歲,雖然他此時沒了母親,但是相比起皇宮中其他的皇子們,他已經算是幸運兒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幸運兒,身為皇子卻當不成皇子,因為突然有一天,他的親爹乾隆要和他斷絕父子關系。
乾隆的十二叔叔叔允祹過世,原先允祹倒是有一個兒子,但是這個兒子早早就離開人世了,現在允祹也撒手人寰,眼看著這只血脈就要斷了。
于是乾隆決定,從自己的兒子中過繼一個給允祹當孫兒,好延續他的香火。
但是哪個孩子身上都流淌著自己的血液,最終乾隆挑來挑去,就挑到了永珹的頭上。
現在永珹即將成年,他的母親也不在人世,沒法護著他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上還流淌著外族的血液,相比起其他的兒子,乾隆與他并不那麼親近。
更重要的是,當時乾隆的兒子們的確不少,光是令貴妃就生了好幾個,可是有一點,他們的母親都還在世,無論是挑誰,都必將掀起后宮中的爭斗。
最終乾隆結合大局考慮,只能選擇了沒有娘親的永珹。
就這樣,本來能當一輩子閑散王爺的永珹,莫名其妙成為了別人的孫兒。
此刻的永珹也知道這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自己不再是皇帝的兒子,也就意味著將來再也無緣皇位的爭奪,雖然他心中也清楚,皇上一開始也沒有考慮過他。
其實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根源,不過是因為他生在了金玉妍的腹中。
他沒有政績、表現平庸是錯,生性聰慧、天資卓絕更是錯,要真是這樣,想必他與金玉妍母子二人,必定是乾隆第一要防范的對象。
看來生在古代皇室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恣意,能盡情享受榮華富貴,身為天皇貴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所謂福禍兩相依,對于永珹來說,不知道不能當龍的傳人,對他來說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