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的嫁妝是墨蘭的幾倍?
盛家四蘭的嫁妝排序依次是明蘭>華蘭>如蘭>墨蘭。那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相差幾倍呢?咱們來算算。
當初華蘭的嫁妝可以稱得上是十分經典的是十里紅妝,大女兒出嫁,還是高嫁,盛家為了給女兒撐場面安排了不少嫁妝,大娘子肯定不用說了,肯定多多的給,祖母除了一千五百兩規格之外,也上下給了不少東西。包括那套紅寶石赤金頭面。
如蘭大婚雖然沒拍,但大娘子除了安排嫁妝之外,還給閨女買了一套別墅,祖母那里也有一份,嫡女氣派足足的。
到了明蘭這里,廢話不用多說, 她是四蘭中嫁妝最多的、顧廷燁的巨額聘禮算一份,大娘子安排了一份和如蘭一樣多的嫁妝,祖母除了一千兩規格之外,更是把自己的小金庫都給明蘭了,這算是添妝,也就是額外的蹭予。
祖母這一輩子光自己的嫁妝就花不完,還越滾越多,置辦了不少田地莊園鋪子,什麼山頭湖泊樹林,這些資產都是祖母給明蘭攢著的。
另外,比起華蘭得到祖母家傳的那套紅寶石赤金頭面,明蘭手里還有一個來自皇后加冕服時用過的釵,分量可就更重了。手里有這麼多巨額財富,明蘭結婚可真是賺翻了。
再看墨蘭,她都有啥?首先墨蘭生米煮熟飯這番操作,讓她和林小娘在盛家嚴重翻車,這種猶如吞蒼蠅一樣惡心的事,大娘子是巴不得趕緊把她嫁走。
墨蘭的嫁妝,是祖母親自交代的。祖母一碗水端平,答應給四蘭每人一千兩跑不了。
墨蘭最后一次坑親媽,也是向林噙霜要嫁妝。林噙霜下線前把她攢的資產都拿出來讓墨蘭挑。可墨蘭裝作不要不要,實際上惦記的卻是林噙霜藏起來沒給她的水田和南店的鋪子。你看林噙霜這驚愕的表情,簡直一個措手不及啊,完蛋,為娘給兒子藏著的好東西,還是被你這個丫頭髮現了。
另外祖母交代了,林噙霜下線之后,老盛把她全部的資產沒收后給了祖母處置,祖母分成兩半,一半給長楓,一半給墨蘭當嫁妝,但是這些能有多少呢,墨蘭一句話輕描淡寫,就林噙霜這些全部家當加起來,都沒有大姐姐嫁妝的一半多,那麼墨蘭只分走一半,也就相當于她的嫁妝是華蘭的四分之一。
明蘭手持祖母和顧廷燁的額外獎勵,她的嫁妝至少是華蘭的兩倍吧。這麼算下來明蘭的嫁妝是墨蘭的8倍。
除了嫁妝之外,華蘭和明蘭都得到了自己出嫁前的首飾,哎,墨蘭也有啊。
導演刻意安排了墨蘭大婚當天,大娘子給墨蘭一個手鐲,為什麼要安排這麼一出戲?其實導演要表達的 不是墨蘭得到了一只鐲子,而重點是想表達大娘子給的不情不愿。
盛家四個蘭,兩個蘭是大娘子親生的,明蘭出嫁時也以嫡女的身份走的,敢情唯獨爭強好勝的墨蘭是庶女身份出嫁的,這就是給她帶鐲子的緣故了。
庶女出嫁,當家主母自然得給添妝,古代長輩送鐲子原本圖的是圓滿的美意,但大娘子給的不情不愿,也沒有親自給墨蘭帶,而是劉媽媽給套上的,這波操作比一個耳光還疼,墨蘭可真是獨一份兒啊。
盛家六個孩子結婚的排場,誰的最大?
劇中只拍了墨蘭和明蘭的大婚場景,明蘭的排場對墨蘭簡直是降維打擊。
很多人好奇沒拍的華蘭和如蘭婚禮是什麼樣的?甚至長柏的婚禮為啥也不拍,長楓的直接忽略。今天我們從原著中找一找答案。
原著華蘭大婚的場景是用心描述了的,時間是五月初,風和麗日適合嫁娶。
三個小妹妹墨蘭如蘭明蘭都著裝整齊,打扮的彤紅喜氣。脖子上齊刷刷戴著小金鎖,然后給大姐姐一一道別。
沒一會兒華蘭就被一個年紀大的嬤嬤拉走,去普及夫妻知識去了。
袁文紹親自從京城過來接親,二十多歲的模樣看上去跟明蘭爸差不多年紀,看來是個穩重的姐夫。王若弗更是拉著女婿的手,直盯盯看了半柱香的功夫,直到把女婿看的心直突突才放手。畢竟這是盛家第一個高攀的女婿,大娘子怎麼看怎麼喜歡。
拜完長輩后,袁文紹帶著新娘上了船往京城走,長柏和伯父盛維承擔了送親的角色。
這支隊伍不僅有一對新人,后面洋洋灑灑跟了一條長線的拉嫁妝的船,總共128抬嫁妝,全都是實實在在的真東西。當天盛府大擺筵席十幾桌,晚上還不算完,又在鴻賓樓里擺了幾十桌,鬧到了半夜。姑娘出嫁能辦到如此盛大,華蘭才是贏家啊。
接下來盛家的婚事是長柏,原著和劇版一樣,直接把結婚當天的排場略過了。
海氏第一次露面就是拜見公婆那場戲。
大娘子好好的擺了婆婆的款兒,無奈海氏從進門先邁哪條腿,包括如何規矩行禮都做的十分到位,連一邊站著的丫鬟媽媽也都端莊規矩,一點兒縫都沒給王若弗鉆,明蘭也是在心中暗嘆:這嫂子可不簡單。
雖然沒有對長柏婚事過多描寫,但是海氏嫂嫂的嫁妝卻寫了不少。
大婚前,流水的嫁妝,包括床啊桌啊盆啊,一推推往盛家抬,布料就足足幾十大箱子,更別說陪嫁的人員和各種田地資產了,這是明蘭第一次感受到十里紅妝的場面,比當年大姐姐華蘭還要氣派。
第三場就該最寒酸的墨蘭大婚了。
季節是夏天七月初八,盛老太太象征性的露了一面就回去了,王若弗和老盛就像劇中一樣,耷拉著個臉,128抬嫁妝就在那兒擺著,幸虧原著中林噙霜不在場,她要是在場,這些虛抬的嫁妝指定會被她發現。
墨蘭的婚禮之所以寒酸,是因為兩家都對這場婚事覺得惡心,吳大娘子比較會忽悠,說什麼國喪剛出,新帝都還沒有選秀女呢,下面大臣們也不好大操大辦,王若弗心里直樂,正好遂了她的意。
于是盛家根本沒有張燈結彩,準新娘墨蘭的屋里比寡婦房間還慘淡。就這樣她出嫁了。
出嫁前明蘭還跟她說了一句話:有所得,必有所失。這句也挺殺人誅心的哦。
盛家四蘭結婚時,為啥明蘭的結婚排場最大?
其實盛家的婚嫁水準都是一樣的,此處忽略墨蘭。如蘭和明蘭的婚事相隔最近,很多人都想做比較,
一個是嫡女如蘭,一個是庶女出身的明蘭,她倆的結婚排場,誰的更大一些?
劇版略過了如蘭大婚,但原著中是有畫面的。
如蘭大婚是二月,文炎敬婚前剛剛中了進士,正是春風得意,更何況岳家又是這麼好的家世,所以同窗好友來了一推迎親的。
一路上披紅掛彩的,吹吹打打來到了盛府大門口。長楓挺給面子,和未來姐夫對了半個時辰的詩才放他進門。老太太也跟給力,吃完席面才回去,比墨蘭婚禮給面子多了。明蘭也喝到微醺了,到了半夜喜宴依舊沒結束,看上去和當初華蘭大婚的陣仗差不多。
盛家倒數第二位大婚的孩子時明蘭,結婚當天,劇版把這段神還原了,先是各種化妝,又是往頭上帶各種沉甸甸的鳳冠,然后是老嬤嬤的夫妻科普。
另一邊顧廷燁一身大紅的喜服,騎著馬來到盛家門口,迎親隊伍堪稱豪華,國舅沈從興,新科探花郎,還有皇后的妹夫鄭將軍兄弟,又是皇親國戚,又是文又是武,齊了。
娘家攔門的成員到達了頂峰,大姐夫四姐夫五姐夫,包括兩個哥哥齊刷刷出來站崗。
拜別長輩的時候,盛紘確實淚目了,祖母確實拉著明蘭的手依依不舍,明蘭蓋著蓋頭,在里面哭死。
出門后是八人抬得大轎,里面珠翠裝點,描金繪彩,滿大街都是笑論聲。
原著中畫面更多一些,進了寧遠侯府先是一頓噼里啪啦的鞭炮,然后是長長的紅毯,進門拜完天地之后就來到了洞房,沒想到洞房比外面還熱鬧,一屋子的女眷嬉嬉笑笑,等著看熱鬧。顧廷燁業務很熟練,輕車熟路的揭開了蓋頭,經過一系列的吃生餃子,喝合巹酒。
總的來說明蘭大婚的場景與原著最貼合,也因為是主角的緣故吧,所以步驟安排的比較詳細。和如蘭比起來感覺豐富不少。
對于盛家而言,如蘭是嫡女,明蘭也從庶女變成了嫡女才出嫁的,兩個女兒的婚事都是同等的排場,同樣的安排。
差異就在夫君不同,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排場,顧廷燁是寧遠侯嫡子,又是當朝新貴,客人們都高級了不少,他在家里安排的排場自然是盛大無比的,相比之下文炎敬只是普通人家,客人也都是過去的一些書生同學,排場鬧不到太大。
當初華蘭嫁的是忠勤伯府,比寧遠侯府還差了一個等級,所以大婚排面應該比不上明蘭的,墨蘭的就更別提了,吳家根本沒大辦。所以盛家四蘭中,當屬明蘭大婚的場景盛大,這都是拜顧廷燁所賜。
至于最晚結婚的長楓的大婚,壓根兒沒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