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蘭與袁文紹定親那天出了不少岔子,他倆之所以能夠結為夫婦,全靠盛家忍氣吞聲不跟袁家計較,但凡換個有血性有脾氣的人家,華蘭與袁文紹都做不成夫妻,無奈盛家之主盛紘是個死要面子的男人,兩家議親已經進行到下定納征的程序,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這樁婚事,那就只能委屈華蘭了。
奇怪的是袁家此舉損人也損己,畢竟兩家即將結為親家,盛家丟人了,袁家自然也跑不掉,這個道理袁家不可能不清楚,可他們還是堅定地選擇給盛家難堪,先是一聲不吭把前來提親的人從袁家二老換成袁家長子長媳,然后又變本加厲地慫恿顧廷燁贏得他們送給盛家的聘禮,可盛家輸掉聘禮對袁家有什麼好處,能讓他們連自個兒的臉都不要了?
雖然是華蘭高嫁袁文紹低娶沒錯,但是這樁婚事又不是盛家強買強賣,而是經過袁家上下一致同意才達成的,如果袁家是看不上五品小官的親家,完全可以給袁文紹找過一個妻子,沒必要吊死在華蘭這一棵樹上的,可袁家的家庭情況與旁人不同,都是一個娘生的嫡子,袁夫人卻更喜愛大兒子,十分擔心小兒子回去爭奪爵位。
此前袁文紹早就過了成家的年紀,就是袁夫人擔心他娶個家世顯赫的賢內助回來,所以才把小兒子的婚事一拖再拖,卻早早給袁文紹求娶了娘家的親侄女兒,直到盛紘看中了年輕有為的袁文紹,托人到袁家說親,袁家才看在盛紘五品小官的份兒上,趕緊答應下來,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盯上華蘭的豐厚嫁妝。
本以為給袁文紹娶個門戶低的妻子就萬事大吉了,沒想到仔細一打聽,盛家還是個有侯府嫡女坐鎮的清流人家,華蘭也是勇毅侯府嫡女親自教導的賢良淑女,未免華蘭過門以后壓袁夫人的侄女兒一頭,袁家只能出此下策攪和盛家的后宅,特地選了長楓來算計就是看中他得寵庶子的身份,若真輸光了聘禮,王大娘子一定會跟盛紘和林噙霜沒完的。
屆時盛家內宅不合的事實就坐定了,華蘭出自這樣的家庭,袁家才好拿捏她,袁文純的妻子才能踩華蘭一頭,華蘭也是想明白了這一點,又清楚事已至此不能不嫁,才會選擇咽下這口氣,當務之急是穩住王大娘子和盛紘,只有家中的主君主母和睦相處,才不會讓袁家得逞,叫外人看了盛家的笑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