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淳兒侍寢后,皇后到底挑釁什麼了?被皇上痛批

古月 2022/09/17 檢舉 我要評論

淳兒侍寢之后,皇上和皇后之間曾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

這段對話相當精彩,它從溫馨、和諧的氛圍中開始,以皇后的訕訕離去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皇后雖然不被皇上所喜,但平日里,皇上該給她的面子也都會盡量給足。

從本劇第一集到第二十一集,皇上在皇后面前流露出明顯不滿只有兩次,一次是「鴨湯」事件,另一次就是這回聽了皇后的一番話后,痛批其「挑釁」!

那麼,皇后到底挑釁什麼了?

本是正常地說著話,皇上為什麼說翻臉就翻臉?

01、轉移話題

一段令人愉悅的談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你的話,對方聽得懂。

二是,你的話,對方接得住。

為什麼皇上喜歡去甄嬛那?

即便甄嬛身懷六甲不能侍寢,皇上還是會去她那里過夜?

就是因為甄嬛能聽懂皇上的話,并且接得住。

安陵容倒是很愿意接皇上的話,順著他聊,奈何有些話她聽不懂。

所以,皇上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會感慨:「要是莞嬪在,倒是能和朕說上幾句。」

皇后夠聰明,能聽懂皇上說話,但她不是每次都愿意「接住。」

像淳兒侍寢第二天皇上對著皇后夸甄嬛這件事,皇后就并不想接。

當皇上說起甄嬛以明紙糊窗,能省些燭火錢的時候,皇后還持肯定態度,給甄嬛以褒獎。

但緊接著,皇上猛夸甄嬛「有主事之才」!

皇后最忌諱的就是這個。

因此,她的回復開始變得敷衍:「莞貴人一點即透,自然學什麼都不難。」

當皇上說甄嬛「假以時日,可成大器」的時候,皇后終于不想再接話了,轉而聊到了淳兒。

皇上正說到興頭上,一句話沒被接住,反而給摔在了地上,心中自然憋悶。

當然,皇上也的確有意讓甄嬛主事,之所以當著皇后的面兒夸甄嬛,就是為了探皇后的態度。

皇后通過轉移話題,表達出「拒絕」的態度,這讓皇上感覺到自己的權威遭到挑釁,故而不快。

02、窺探隱私

皇后是六宮之主,查敬事房的檔當然沒有問題。

但是,皇上頭天晚上寵幸了淳兒,第二天一早皇后就知道了這事兒,可見,皇后查檔查得多勤!

這就像現代社會的夫妻,既然都是一家人,互相看看手機也沒多大問題。

但是,一方晚上睡前剛和客戶說了一句話,轉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另一方就提到了這句話。

這難免會讓人產生「被監視」、「被窺探」的感覺。

所以,聽皇后冒出一句:「聽說皇上昨晚召幸了淳常在」的時候,皇上顯然被茶水嗆了一下。

一方面,他驚訝于皇后消息的靈通,另一方面,對于皇后這種「盯梢」的舉動十分不爽!

03、挑撥關系

如果皇后只是隨口提到皇上寵幸淳兒的事兒,想必皇上也不會反應這麼大。

但皇后是在皇上猛夸甄嬛,有意讓甄嬛協理六宮的時候,很突兀地提到「淳兒」的。

這個中原因,遠不止「吃醋」這樣簡單。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分析過:甄嬛舉薦安陵容的時候,因為做得過于刻意,皇上是心生不滿的。

盡管這份不滿隱藏得很好,但皇后是個心細如發的人,皇上的這層心思,她看得清楚、明白。

這次,皇后能拿到皇上寵幸淳兒的一手資料,自然也能拿到淳兒承寵當天曾在碎玉軒見過皇上的消息。

在皇上沉浸式夸甄嬛的時候,皇后看似突兀地提到了淳兒,就是在暗示皇上:他寵幸淳兒,看似出于個人意愿,實則又著了甄嬛的道兒!

淳兒根本就是甄嬛用一種隱晦的方式舉薦給皇上的!

對于皇上來說,皇后所說的他未必不知道。

不過,相比于上次舉薦安陵容,甄嬛這次的手法要成熟得多。

舉薦發生在碎玉軒,鮮有人知。

整個過程在一派和諧、熱鬧的氛圍中完成。

淳兒自己性格討喜,且表現出被寵幸的意愿……

即便皇上真的被算計了,他也享受其中。

而皇后的話,等于扒掉了皇上的體面,又很容易被看出有挑撥傾向,因此,皇上心下又厭煩又惱怒。

接近著,在評價淳兒的時候,皇后再次挑撥:「小女孩愛嬌是好。可現在也是名副其實的嬪妃了,至少也該端莊大方些。」

到了這里,皇上徹底忍不住了,這才痛批皇后:「朕就是喜歡她率性可愛,不似也有些人處處挑釁,叫朕心煩。」

04、既要……又要……

帝后的這次沖突,表面上看是話趕話偶然引爆的,實際上則反映出皇上對皇后以及皇后對自己的定位的不同。

在皇上心中,這后宮妃嬪雖然眾多,但每個人都有她精準的定位和實際的用途。

像華妃,是用來權衡前朝的。

敬妃,是用來制衡華妃的。

欣常在等一眾家世不高、身體強健的妃嬪是用來繁衍子嗣的。

安陵容是用來唱曲兒解悶的。

相較來說,甄嬛用途比較多,既能「角色扮演」,讓皇上用來緬懷初戀;又能用來陪聊,還會跳舞、撫琴、對弈,是頂好的「玩伴」。

而皇后的作用,就是管理后宮!

當然,皇后的這個定位,也并非完全由皇上自己確定的。

而是在帝后漫長的相處中,皇后一次次裝大度、裝賢良,一次次行使「皇后的職能」去約束皇上「事不過三」、「雨露均沾」換來的。

從皇上的角度來看,既然皇后把自己定位為「六宮之主」,而不是一個妻子,那就賢良到底,像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那樣,凡事從大局出發,不要表現出個人好惡和自私想法。

而不是一會強調美德,一會又挑撥;嘴上說著「大度賢良」,實際上拈酸吃醋,在「皇后」和「妻子」兩個身份之間反復橫跳。

皇上討厭皇后這種自我定位的不清晰、不明朗!

而對于皇后來說,她其實也很累。

她享受「后位」帶給自己的好處,同時,又討厭「后位」形成的約束。

她羨慕純元能夠得到「皇上的妻子」的待遇,但她也懼怕自己像純元那樣,空有其名,握不住實權。

所以,她必須狠辣!

皇后「既要……又要……」的貪婪,不僅讓皇上心煩,也讓自己內耗不斷,痛苦不堪!

而《甄嬛傳》皇后的結局就是對她的貪婪的最狠的懲罰。

想要后宮至高權力的她,最終也沒能成為太后,而是至死守著「皇后」的身份。

想要真情的她,被皇上嫌棄到「死生不復相見」。

她忙忙碌碌、費盡心機的一生,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啊……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