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剛剛擁有獨立的院子暮蒼齋,代替大娘子和林小娘管家,明蘭的姨媽就從很遠的鄉下趕過來看她。
猶記得第一次進盛府,明蘭的姨媽一副高姿態,和大娘子王若弗說話時全程冷臉,而大娘子破天荒地那叫一個客氣,滿臉堆笑,甚至有些唯唯諾諾。
要知道王若弗,可是連平寧郡主這樣的母老虎,都敢當面懟的人,而且她一直看不起-妯-娌-李氏,也就是宥陽老家淑蘭的母親,嫌棄人家出身比她低。
而且,明蘭的姨媽還毫不客氣地給盛紘告狀,直言有人說她是來盛家打秋風的。盛紘一聽趕緊賠不是,轉身就把大娘子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這就很奇怪了!
因為明蘭的姨媽只是個大字不識的村婦,無權無勢,論家世簡直和盛家差了十萬八千里,按理說她到盛家不卑不亢很正常,但是比盛紘夫婦還要趾高氣昂,而盛紘夫婦還陪著笑臉,怎麼想都不應該啊。
更重要的是,明蘭的姨媽只是盛家一個妾室的姐姐,而妾室就是奴婢。妾室的娘家人,別說是平輩的姐姐了,輩分高的父母,在妾室夫家人面前也是和奴婢沒啥兩樣的。
還記得明蘭在賀弘文家,對曹表妹她母親說過的話麼?
曹表妹的母親求明蘭發善心,讓賀弘文納了她女兒為妾,明蘭就問,那成親后曹表妹的母親來家里,是把她當作妾室的母親對待呢?還是當作賀弘文的長輩看待呢?
因為若是當長輩看待,就要端著敬著。若是當妾室的母親,那就要看夫家人的心情,心情好了賞頓飯吃,心情不好就一頓棍子打出去。
可見,妾室的娘家人,在妾室夫家的地位有多低。
既然如此,明蘭的姨媽只是盛家妾室的姐姐,和奴婢的身份差不多,為何她給盛家主人臉色看的時候,盛紘和大娘子都不敢生氣發火?他們兩口子怕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明蘭的小娘被林小娘害死,盛紘自覺理虧,所以對明蘭的姨媽忍氣吞聲。我剛開始看《知否》,也是這麼以為的。
可是我們忘了,這時候明蘭還沒開始找林小娘是兇手的證據,所有人都還認定,明蘭的小娘是因為胎大難產,盛紘夫婦根本不覺得理虧。
然而,當我看了好幾遍《知否》和原著后,這個謎團才一點點解開了。
明蘭的小娘出事后,盛老太太從靜修的地方趕回盛府,把盛紘差點罵個狗血淋頭,并告誡他若是處理不好衛小娘的事情,就會影響仕途。
因為盛紘剛接任一個肥差,且別人都是歷練兩年才能升職,而他不到一年就從地方官升遷至京城為官。
盛老太太提醒盛紘,飛黃騰達之時,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如果有同事這時候想扳倒他,得知衛小娘的事情,慫恿她娘家人來盛家鬧事,或者去告官府,盛紘的仕途就毀了。
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衛小娘的離世是人為的。但盛老太太和盛紘都心知肚明,衛小娘的死有貓膩,一旦官府介入,肯定會順藤摸瓜查出很多后院不堪入目的事情。
到那時,盛紘就會被參奏一個治家不嚴的罪名,從此前途暗淡。
即便盛家在衛小娘的死這件事上是清白的,可是一旦衛家人鬧起來,輿論折騰一番后,盛紘的官場生涯也就難再繼續了。
所以,盛老太太叮囑盛紘,一定要把衛小娘的身后事處理妥當,安撫好她的娘家人。因此,面對明蘭姨媽甩臉色,盛紘夫婦才不斷賠笑,隱忍不發。
盛紘是一個把家族名聲,看得比命還重要的人,關于這一點,有太多例子可以佐證。
當初林小娘栽贓小蝶偷東西,非要置她于死地,衛小娘力證自己的丫鬟是被冤枉的,兩方爭執不下,大娘子王若弗吼了一句:那就報官。
盛紘一聽,氣急敗壞,堅決阻止,認為這種家丑豈敢外揚?那不是毀了盛家的名聲麼!
連顧廷燁設計求娶明蘭時,都精準把握并利用了盛紘的這個特點,事后還對明蘭洋洋自得地說:我早把你家里人研究透了,你那個父親把家族名聲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明蘭更是再清楚不過,她有一次大著肚子回娘家,在父親書房聊天。
盛紘感嘆這些年竟不知道,自己乖巧的女兒明蘭原來這麼心狠手辣,明蘭毫不客氣地回懟盛紘,直言自己深知父親蛇鼠兩端,看重這家族的名聲利益勝過一切。
所以,盛紘明知衛小娘的死有問題,卻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它捂在自家院里。而且,盛老太太提醒過盛紘,衛小娘是正兒八經抬進門的良妾,嫁過來才幾年就沒了,娘家人肯定心里窩火。
因此,盛紘對明蘭的姨媽一味忍讓,就是不想她一生氣把這事鬧大,有損盛家名聲。
盛老太太曾經對盛紘有過一段評價,她說盛紘做兒子不過爾爾,做丈夫也一般,但是做父親還是很不錯的。
看看盛家的兒子都考取了功名,女兒大多在外名聲也頗佳,選得女婿也各個有出息,就知道盛老太太的話還是很中肯的。
而這些,也恰恰印證了,盛紘對子女是關心疼愛的。即便對明蘭沒有像墨蘭那麼偏心,也還是一個慈父。
三姐妹被孔嬤嬤懲罰打手板,盛紘會替明蘭求情;挨打后,會關切她的傷勢,給她送藥;墨蘭和明蘭打架,盛紘也會罰墨蘭跪祠堂,替明蘭主持公道。
在盛紘眼里,明蘭一直是自己乖巧、懂事的小女兒。
所以,對于一個關心子女的父親而言,看到惹人憐愛的明蘭小小年紀沒了母親,心中肯定是有愧疚之意的。而這種愧疚感讓他連帶著,對明蘭姨媽的態度也不忍苛責了。
原著中,衛小娘是個非常美麗的女人,對盛紘溫柔體貼,可以說百依百順,從不像林小娘惹是生非,提出非分要求。
所以,盛紘還是很喜歡她的。不然衛小娘也不會嫁入盛府不久,就生下明蘭,再度懷孕。
一個自己寵愛過的女人突然離世,盛紘肯定傷心,所以愛屋及烏,見到明蘭的姨媽,只要她沒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盛紘還是會以禮相待,畢竟她也是衛小娘的親人。
盛紘是老太太一手撫養長大的,若是心地不善良,肯定早早就被老太太棄之不管了,哪還有他的今日。
而大娘子王若弗,盛老太太當初,正是看中了她本性純良,所以即便她明明嬌生慣養,不夠聰明,還是選她給盛紘做了正室。
連盛紘自己都說,他這個大娘子,脾氣大是大了點,但沒什麼壞心眼。
正因為夫婦倆本性善良,所以他們才會對衛小娘的死心有不忍,因此自然認為明蘭的姨媽沒給好臉色,是人之常情,畢竟人家的親姐姐是在盛府沒有了的,還那麼年輕。
如果盛紘和大娘子果真是個黑心腸的,像那康姨母一樣,明蘭的姨母哪會有機會給他們夫婦甩臉色看?
明蘭的姨媽來盛家只有三次,但她卻讓我印象深刻,而且莫名感動。
明明察覺到姐姐的死有蹊蹺,卻沒有因此碰瓷盛家,而是借機給盛紘夫婦施壓,讓他們把明蘭送到了老太太身邊撫養。
她原本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村婦,字都不識一個,卻為了明蘭的前途籌謀。
先是說要帶走明蘭撫養,讓盛紘夫婦覺得自家女兒養在衛家有失顏面,從而承諾會把明蘭養在大娘子身邊。
繼而假裝哭鬧,說姐姐生產當日只有明蘭一個小娃娃去請大夫,當盛紘夫婦自知理虧時,又話鋒一轉說自己也不是非要帶走明蘭,只是怕明蘭得不到好的照料,而大娘子又要管家,還要撫養長柏和如蘭,必是精力有限,這就給明蘭日后到盛老太太名下,打好了鋪墊。
多年后,等到明蘭長大,她又帶著姐姐衛小娘昔日的貼身丫鬟小蝶,去找明蘭,由此拉開為衛小娘報仇的序幕。
或許,從她第一次去盛府,冒險沖撞比自己家世顯赫的盛紘夫婦開始,就讓我們看到了,衛小娘去世后,這世上最疼愛明蘭、能為她奮不顧身豁出去的人,除了盛祖母,就是這個大字不識的村婦姨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