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影視專欄
大陸明星
娛樂熱點
港台明星
明星正能量
情感生活
國際明星
国际新闻
全部
    
清朝妃子侍寢居然有這麼多規矩,難怪雍正只愛辦公
2022/12/15

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應該都看到過這樣的鏡頭:每天華燈初上之時,有太監托著一個托盤來到皇帝寢宮,里面裝著一些刻著妃子們姓名的牌子,請皇帝翻牌。

皇帝翻了誰的牌子后,這個妃子便梳洗打扮一番,然后被太監們包在一床被子里,抬進皇帝的寢宮「侍寢」。

雖然幾乎每部清宮戲都有這種鏡頭,觀眾朋友們對此也是樂此不疲,但很遺憾,這件事是假的。

這個說法出自民國初年的一本野史,名叫《清代野記》,其作者名叫「梁溪坐觀老人」。當然這個「梁溪坐觀老人」只是個筆名,此人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謎。

有種說法說此人是咸豐時期清朝大將勝保的幕僚,但至今也沒有確實的證據。

《清代野記》是一本記載清代咸豐、同治、光緒時期各種歷史故事的小說集,作者在前言中說,「凡朝廷、社會、京師、外省事無大小,皆據所聞所見錄之」,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但這本書中也充斥著大量鬼怪傳說和迷信故事,包括「妃子由太監抬去侍寢」之類的野史,所以不能把這本書中的記載當成正史來讀。

一、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不同的朝代,皇帝如何選擇妃嬪侍寢,方法也是各不相同。

據《禮記》記載:「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御妻。」意思是天子的配偶有娘娘、夫人、嬪妃、世婦、妻子等不同品級,如果滿員的話,加起來共有一百二十六名之多。

周朝人做事喜歡按天體、陰陽、歷數來決定,因此帝王在選擇嬪妃侍寢這件事上,和帝王同床的順序,是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來選擇的。

我們都知道,從農歷每月初一到十五的這段時間表,月亮是越來越圓的。

過了十五之后,月亮會逐漸變缺。因此在初一到十五的上半個月里,陪周天子就寢的女性的地位,是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后半月則正好相反,侍寢的女性的地位變成了由高到低排列。

到了東漢時期,由于外戚掌權的現象特別多,所以不少皇帝的侍寢也受到了有權勢的外戚的掌控。比如東漢有名的權臣霍光,就把手伸到了漢昭帝的侍寢事宜上。

由于漢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甥女,所以霍光就不上漢昭帝臨幸其他嬪妃,每天晚上都讓自己擔任皇宮衛尉的兩個女婿,幾乎是「押」著皇帝去皇后的寢宮,不讓別的妃嬪處有接近皇帝的機會。

霍光這麼做的目的,不用說就是想讓自己的外甥女為昭帝生個兒子,將來繼承帝位,那麼下一任皇帝就有了霍家的血統,也可以保證霍家的榮華富貴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但讓霍光失望的是,他的外甥女雖然獨享皇帝的專寵,卻硬是生不出一男半女。這也導致了昭帝走后,霍光只能在宗室中選了劉賀來當皇帝。而這個劉賀僅僅當了二十七天皇帝,便被霍光廢為海昏侯,另選了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當了皇帝。

與可憐的漢昭帝相比,西晉的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司馬炎的后宮美女據說高達一萬以上,每天都不知擇誰侍寢才好,所以司馬炎便想出了個辦法,就是在每天傍晚坐上羊拉的車子在宮里亂逛,羊在哪個妃子的住所的停下,他就選哪個妃子侍寢。

為了得到司馬炎的寵幸,妃子們想了許多辦法。有的將竹葉插在房門邊,有的把鹽汁浸灑于門前空地上,希望拉車的羊聞到味道能夠停下,達到侍寢爭寵的目的。

一位姓胡的貴妃由于善于引誘羊,所以晉武帝經常在她那里留宿,胡貴妃也成了晉武帝最寵愛的妃子。

唐明皇李隆基同樣是一個后宮妃嬪眾多的皇帝,每天讓哪個妃子侍寢,也成了一個令他頭痛的問題。

于是唐明皇挖空心思,想出了一個「隨蝶施愛」的辦法,就是在宮中舉行宴會,讓妃子們頭上插滿鮮花,看胡蝶落到哪位妃子的頭上,便由那位妃子侍寢。這個辦法沿用了很久,直到楊貴妃出現后,這才停止。

二、

幾千年來,妃子們為得到皇上的臨幸可以說是不擇手段。道理很簡單,只要得到皇上的寵幸,就能成為后宮主人,就可擁有榮華富貴。

清朝妃子給皇帝侍寢,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流程」。

每天下午,妃嬪們洗完澡后,便一齊來到養心殿后的「燕喜堂」,等候皇帝挑選。

太監們將刻有妃子們名字的「綠頭簽」放入一個托盤,呈給皇帝,皇帝需要哪位妃子侍寢,便將這個妃子的「綠頭簽」翻個個,讓妃子的名字朝下,這便代表著皇帝今晚會和這位妃子同寢。

皇帝翻完牌子后,太監便會來到燕喜堂,高聲喊道:「萬歲爺選了某某妃」,通知被選中的妃子做好準備,同時讓其他沒被選中的妃子們回自己的寢宮。這套程序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叫散」。

初次被選去侍寢的妃子們,往往要給唱自己名字的太監一個紅包,當然里面錢多錢少可以因人而異。

妃子被選中后,便不再回自己的寢宮,而是留下來陪皇帝一起吃晚飯。飯后太監會為這位妃子準備好漱口用的鹽水和茶,以免妃子有口氣,會熏到皇上。

以上步驟結束后,妃子來到皇帝的寢宮,開始侍寢。

侍寢的步驟是:皇帝先上,將被子蓋到踝關節處,將腳露在外面;一名專門的太監將褪去衣物的妃子裹上大披風,背到皇帝的寢宮,將妃子放在皇帝的床尾,隨后扯去披風退出寢宮。

妃子則從皇帝暴露在外的腿部這頭,匍匐著鉆進皇帝的被窩。

要注意的是,侍寢并不是陪皇帝一覺睡到天亮。之后,妃子必須回自己的住處去睡。

有時皇帝特別喜歡這個妃子,想多留妃子一會,但守在外面的太監看時間差不多了,便會在門外高呼「時間到了」,提醒皇帝,該讓這個妃子走了。

如果太監喊過之后皇帝沒有理睬,一柱香的時間后,太監會再次高聲呼叫。如此反復三次后,不管皇帝有沒有應答,都必須把妃嬪送回她自己的住處。

侍寢的妃子離開皇帝的寢宮也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妃子下床時,不能掀開被子就走,而是要面對皇帝,倒著爬出被子。

這和大臣們和皇帝議完事后,退出朝堂時必須面朝皇帝后退著走出朝堂的道理一樣,也就是妃子也好,大臣也好,都不能把自己的后脊梁骨對著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這叫「卻行」。

妃子倒爬下床后,太監再次用披風裹著她背到門外。這時有專門的記檔太監會問皇帝,是否允許這個妃子留下「龍種」?

如果皇上說「留」,那麼記檔太監就會記下這筆賬,以便日后查驗;如果皇帝說「不留」,則太監們會對該妃子立即施行措施,以免她生下孩子。

雖然當時皇宮中自有一套自己的措施,就是對著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 讓「龍精盡出」,便可達到避孕的效果。這種避孕措施應該說是很有效的,因為有清一代都沒有關于妃子們不成功的記載。

整個皇宮中,只有皇后不用遵守這個侍寢的制度,皇后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在燕喜堂的那些綠頭簽上。

皇后有自己的宮殿(坤寧宮),皇帝要想和皇后過夜的話,得自己去坤寧宮找皇后,而不是皇后來找皇帝。

皇帝也是人,天天晚上也吃不消,所以很多時候不想讓妃子侍寢。如果是這樣的話,皇帝就會在太監托盤子讓自己翻簽的時候說一聲「去!」,太監們便會出來通知等候的妃子們:皇上今晚想一個人清凈清凈,各位請回吧!

三、

從上面的情況可以看出,皇帝的妃子們看上去光鮮亮麗,其實每天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無聊的。

因此妃子們為了討得皇上歡心,得到侍寢的機會,可以說想盡了各種方法。但畢竟皇上只有一個,有些妃子甚至一輩子也沒得到幾次侍奉皇上的機會。對于這種妃子,她們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呢?

說起來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妃子們連早上睡個懶覺的權利都沒有。尤其是清朝的妃子,起床的時間要比大多數人早得多。

按照清朝的后妃制度,妃子每日五更就要起床,梳洗打扮之后,穿上吉服,先去皇后宮中向皇后請安,然后由皇后帶著,去向健在的皇太后請安。

請安結束后,妃子們就可以各回各宮用早膳了。

按照清朝后妃制度,皇后每天的膳食標準是豬肉25 斤、羊肉一盤、雞鴨各一只,米4升, 各種面9斤, 還有水果、食油、蔬菜等。妃子們則按照地位逐次遞減,但就算是最低等的「答應」,每天的膳食也有豬肉1斤8兩及若干白米、蔬菜等。

早膳過后,妃子們可以種花養草,可以看書,也可以去其他妃子宮中閑聊一會。

中午十一點半左右,是妃子們用午膳的時間。吃過午飯,她們可以小睡一會,但最多也只能睡到未時左右,便會被宮女或者太監叫醒,不能任由妃子大睡。

下午是妃子們的娛樂時間,她們可以打打牌,聽聽戲,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這三天,則會有皇帝給妃子們指定的「內教」,來教妃子們讀書寫字。

到了下午五點左右,妃子們又要把早上請安的順序再重復一遍。這叫「晨昏定省」,是每位妃子每天必須參加的活動。

這次向皇后和太后請安之后,便到了妃子們最緊張的時刻,因為皇上要「翻牌子」了。

翻牌子表面上看上去是皇帝決定的,但其實也有操作的空間。有些妃子娘家有錢有勢的,或者和管事太監關系不錯的,她的牌子就有可能放在最顯眼處,這樣被皇帝選上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很多。

所以有很多妃子為了得到侍寢的機會,甚至會用錢賄賂管事的太監。大家都知道,一旦懷上了皇帝的「龍種」,就有了飛黃騰達的可能。

如果當天沒有被「翻牌子」,那麼這個妃子便可以回宮洗洗睡了。對于她們來說,一天就算過去了。妃子們每天在紫禁城里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故事,在外人看起來好像很風光,但內心的苦怕是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四、

皇帝的妃子眾多,尤其遇到雍正這樣勤政的皇帝,妃子們更容易獨守空房。

根據《世宗起居注》記載,雍正皇帝每天五點起床,每天都要召開兩次朝會,一次在西暖閣與各位軍機大臣商議重要的政務,一次正常早朝。

用完早膳后,雍正要批奏折,處理政務,工作到十一點左右,然后用午膳,休息半小時左右。

下午又接著辦公,一直要辦到17點才吃點晚膳,然后又繼續辦公。可以說從早到晚,雍正都處于工作狀態,根本沒有心思,也沒有時間去臨幸他的妃子們。

雍正是在九子奪嫡中勝出才坐上皇位的。他一登上皇位就想著要像他爹康熙一樣做個「圣君」,掃除朝廷頹風,振興吏治。

在位十三年中,雍正帝為了加強君主集權制,設立了軍機處,簡化政務繁鎖的同時更好地集中了統治權,進一步加強了清廷的統治地位。

他還設立了駐藏大臣,加強維護了清朝廷的統一,施行「改土歸流」、「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政策,大力發展了社會經濟,也促進了清朝社會的安定發展。

這麼多政績的背后,是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每天處理朝政的時間超過十二小時,平均每晚只睡四五個小時。雍正帝對待政務極為用心,就是批閱奏折都是一筆一劃認真批寫,每天批奏折寫的字往往超過一萬字。

雍正每天處理朝政自早至晚,少有休息,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也是「孜孜以勤慎自勉」,半點不敢放松。

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還原這位皇帝的日常狀態:雍正帝每年只有三天假期:冬至、除夕、萬壽節。除了這三天外,每天都是工作日。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雍正帝每天的睡眠時間大致為4個小時;他在位13年,共處理各種奏折192000余件,朱批多達1000多萬字。

雍正朝大臣昭梿曾在《嘯亭雜錄》中記錄過雍正帝批閱奏折的情形:「上于即位后,慮本章或有所漏泄,故一切緊要政典俱改命折奏,皆可封達上前,無能知者。上于幾暇,親加批覽,或秉燭至丙夜未罷。所批皆動輒萬言,無不洞徹扼要,萬里之外有如覿面,獎善服奸,無不感浹肌髓。后付刻者,只十之三四,其未發者,貯藏保和殿東西廡中,積若山岳焉。」

在大清十二帝中,雍正帝是最勤政的,也是最不貪圖享受的,同時也是最不愛女色的。有人說不對啊,雍正不是也有14個孩子嗎?

要是不好色,孩子哪里來的?其實這14個孩子中的12個是雍正登基前生的,當了十三年皇帝,他才生了兩個孩子,這不正說明雍正帝把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政務上嗎?

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帝也做出了相對客觀的自我評價:「朕自御極以來,夙夜孜孜,勤求治理,雖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后,然愛養百姓之心,無一時不切于寤寐,無一事不竭其周詳。

撫育誠求,如保赤子,不惜勞一身以安天下之民,不惜殫一心以慰黎庶之愿,各期登之衽席,而無一夫不得其所。」

雍正繼位時,康熙帝留給他的是一個國庫存銀不足七百萬兩的爛攤子。而到了乾隆登基時,雍正留給乾隆的國庫存銀高達五千萬兩。

所以史學界公認雍正是個有作為的、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君主,他上承康熙,下啟乾隆,是「康乾盛世」的實際塑造者。

參考資料:

林仕謀:《妃嬪侍寢皇上的秘聞軼事》


8部現象級爆劇,《狂飆》第6,《人世間》第7!第一名十年難超越!
2023/05/09
2歲出道年入百萬,5歲因太美被禁止整容,童星劉楚恬現狀如何?
2023/05/09
給「近十年來最驚艷的十位古裝美人」排名,景甜第八,劉詩詩第二,她卻是第一!
2023/05/09
網評「最具演技天賦」95生TOP10!王一博沒前十,許凱第七,王鶴棣第六,吳磊輸他
2023/05/09
《云襄傳》:同樣演毛曉彤的「愛人」,陳曉與吳建豪對比差異明顯
2023/05/06
《云襄傳》:錢榮真實身份曝光,潛伏在蘇懷柔身邊,所圖甚大
2023/05/06
同為古裝偶像劇,《云襄傳》和《長月燼明》一對比,差別就出來了
2023/05/06
古偶劇男主顏值回春!肖戰白敬亭吳磊榜上有名,網友:終于把丑男都擠走了
2023/05/02
《長月燼明》沒被29歲的陳都靈吸引,卻被27歲的王一菲意外圈粉
2023/05/02
白鹿2部積壓劇未播,一部男主已涼,一部造型太奇葩!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