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后世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
從一介才人,一步步爬上至高的皇位,武則天靠的是她的聰明才智,和嚴厲的馭下手段。
在武則天統治期間,她還曾發明了一種刑罰,名叫 墨刑,也稱 黥面,上官婉兒就曾經歷過這種刑罰。
不過,受刑后的上官婉兒,并未像大家想的那樣從此頹敗不堪,反而魅力四射,且這種刑罰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潮流。
何為墨刑
墨刑,就是在罪犯的面部,或者前額上,刻上文字或圖案,然后染上墨水,以此來作為受刑的標志。
墨刑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直到清朝光緒年間才被廢除,延續了上千年,是封建時代,游離于刑罰制度之外的私刑。
其實,相比于劓刑、腓刑、宮刑等讓人痛不欲生的肉刑,墨刑算得上是最輕松的刑罰了,不過它帶給犯人心理上的痛苦,卻不亞于這些刑罰。
因為古代沒有身份識別的技術,人們只能通過看臉上的痕跡,來分辨這個人是不是曾經受過刑的犯人。
在古代,犯過罪的人,地位極其低下,會受到排擠和鄙視,一旦在臉上刻上了文字或圖案,就意味著終生都無法擺脫這個身份,一輩子都要背負著巨大的恥辱,這對犯人來說,比殺了他們,還讓人難受。
歷史上,遭受過墨刑的名人不在少數,其中,還要屬 上官婉兒最為出名了,因為在上官婉兒的影響下,人們打破了對于墨刑的傳統認知。
巧畫傷疤
上官婉兒出身名門望族,是武則天時期的女官,因為聰慧善文受到武則天的重用,素有「巾幗宰相」之名。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再聰明的人,也難免會犯錯。
有一次,上官婉兒就徹底地惹怒了武則天,按當時的律法來說,是應該賜上官婉兒死刑的。
可武則天愛惜人才,看在上官婉兒過往的情分上,免除了她的死罪,只賜了上官婉兒墨刑而已。
自此之后,上官婉兒的額頭上就留下了一道明顯的傷疤,見者無不覺得可惜。
上官婉兒也是一個愛美的女子,自然不能忍受這樣的痛苦,為了讓傷疤看起來不那麼明顯,聰明如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在傷疤上畫上了一朵梅花。
紅色的梅花與傷疤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遠遠看上去,竟然真的像一朵活靈活現的紅梅,再也看不出墨刑留下的痕跡。
再加上當時唐朝的服飾,大多以雍容華貴為主,額間的點綴與上官婉兒的日常打扮,相得益彰,顯得上官婉兒格外的嬌俏美麗。
宮中的女子見狀,紛紛模仿起來,一時之間,這樣的妝容在宮內外,掀起了一股熱潮,上至貴妃公主,下至民間百姓,額頭上無一不點綴著花紋。
對此,武則天也很佩服上官婉兒,因為在那個朝代,受到墨刑的人也不少,但大多數人都將墨刑視為一生的恥辱,為此了卻生命的人,不在少數。
但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女性,在受到墨刑之后,非但沒有從此一蹶不振,反而利用巧思妙想,將傷疤變為了一種潮流,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人們對于墨刑的偏見。
千年之后,這種在傷疤上以墨水畫圖案的刑罰,早已成為了新潮的標志,而它也擁有了一個新名字— 刺青,可以說,上官婉兒就是現代刺青的鼻祖了。
現代刺青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人們開始接受人體藝術,很多人會在身體上刻上喜歡的圖案,展現給他人觀看。
喜歡刺青的人,還會組成聯誼社團,定期舉辦各種展覽會,他們將刺青圖案,稱為社會藝術品,一些刺青設計師,也被認為是藝術家。
如今的社會,無論男女,為了追求時尚,都會在身上紋上刺青,以達到一種美感,這已經是現代年輕人中十分流行的文化了。
由此可見,上官婉兒之所以譜寫一段傳奇的人生,還是離不開她這顆無比強大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