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甄嬛傳》,除了主角甄嬛的配置,對其他丫鬟描繪最多的要數寶娟這個角色。即便是皇后身邊的剪秋,都無法與其媲美。
因為一出場,皇后便是個成熟的陰謀家,這樣的人輕易不會再受到其他人的左右,所以剪秋只不過是個低配版的棋子,只負責執行層面的事,根本沒什麼話語權。
而安陵容起初是個天真爛漫、心地相對純善的鄰家少女。
這樣的人如同剛畢業的學生,是一張不染鉛華的白紙,后面的人生軌跡走向如何,完全和她接觸的人有關。
可以這樣說,她的陰暗成長,身邊人對她的影響至少占據一半。那麼就不能忽略寶娟這個丫鬟。
安陵容因為出身卑微,根本沒有陪嫁丫鬟隨自己入宮。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只有寶娟這麼個丫鬟當自己的主心骨。
舉個例子,當眉莊被華妃黨陷害禁足的時候,安陵容心有余悸地跑回宮中,擦著冷汗,六神無主地問著寶娟:「怎麼會這樣……寶娟,我好害怕,姐姐的事情會不會連累到我們啊?」
寶娟很鎮定地安慰她道:「沒事,沒事,好歹還有莞貴人在呢!」
聽了寶娟的話,安陵容總算魂歸心竅,稍稍地穩定了下來。
見微知著,寶娟的對安陵容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所以當寶娟使用「以退為進」的招數取信安陵容的時候,安陵容便完全地被蒙騙了,毫無招架之力。
寶娟因為被安陵容懷疑過,雖然當時讓菊青背了鍋。可是安陵容那麼敏感多疑,有了這一次的疑心,寶娟在安陵容心里的地位肯定大不如前。
那麼相應地就會給自己帶來諸多損失,比如錢財上的。還有既然是當臥底,得不到新主子的信任,就得不到有用的情報,那麼在雇主那里也沒法交代。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洗脫嫌疑,重新獲得安陵容的信任。
可是往面粉里摻沙子容易,往外挑雜質卻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想要改變主子對自己的壞印象,就得用些手段。
自從甄嬛父親被貶,安陵容便一直很得意,面對富察貴人的奚落嘲諷,她也能聽而不聞了,連寶娟對她的安慰都不起任何作用了:「小主別理她,富察貴人慣會的就是欺軟怕硬。」
安陵容聽后洋洋自得、氣定神閑地說道:「這樣的難聽話,從我進延禧宮聽得還少嗎,我理她做什麼。」
表面上,甄嬛的態勢遭遇斷崖式下跌,安陵容突然便有了自信。
果然,人類的幸福感大抵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從前,安陵容一聽到別人對她的謾罵,就會眼眶泛紅,握緊拳頭,昭示著她的委屈和忍耐。
而現在內心竟然強大到「兩耳不聞污糟話,一心只顧青云路」。
可是轉變來得太突然,本是皇上翻牌子的日子,因為皇后的挑唆,再次被退了貨。
聽到噩耗的安陵容,認為是甄嬛再一次把她的臉面踩在地上揉搓,內心那個恨呢。
人往往在愿望達不到滿足的時候是最脆弱的,那麼就容易被有心的人趁火打劫。
就如剛失戀的人,就會隨便找個人嫁了。
那麼寶娟的機會便來了。
寶娟蹦蹦跶跶地跑進屋子,還故意地拍拍手。看到安陵容在屋內,便像犯了錯誤似的裝作緊張不安起來。
按照常規邏輯,看到寶娟的表現,安陵容一定以為寶娟做壞事了。
寶娟再表現得扭捏一點,那麼安陵容這種抓到賊的心理更重。
寶娟的行為就是要引起安陵容的怒意,眼看前奏已鋪墊差不多了,再把實情說出來:「奴婢實在是看不過富察貴人欺負小主,奴婢聽說香灰拌了馬尿灑在墻根底下就能讓那個人倒霉。」
安陵容聽后,本能地責問:「你瘋了,這樣的無稽傳聞你也信。」
安陵容的本能,凡事看別人缺點的本能。她對別人從來都是忍字當頭的(除了甄嬛),寶娟這麼主動去招惹禍端,她無法認同。
寶娟看安陵容并沒被自己「善意」的行為感動,于是繼續自己的表演,哭訴著說道: 「千錯萬錯,都是奴婢的錯,小主若是生氣就只怪奴婢,奴婢認罰。若是小主帶奴婢去見富察貴人,那奴婢絕對不會連累小主的。」
寶娟不哭訴還好,一這麼說,安陵容便會被感動。
安陵容是個膽小怕事、卻又十分渴望溫情的人。
當然只要是正常的人,沒有不渴望被愛的。
她十分羨慕甄嬛的家庭,有那樣一雙對她疼愛有加的父母。
所以,寶娟這一招「以退為進」,安陵容即使膽小怕得罪富察貴人,想把寶娟交出去,也不好再有行動了。
寶娟的這一段話用了三個技巧:
一:主動認錯,「千錯萬錯,都是奴婢的錯」。一個能主動承認自己過失的人,一定比死鴨子嘴硬的人可愛。因為人都不喜歡被忤逆,對方認錯了,就代表自己是對的,尊嚴得到了滿足。
二:承擔責任,「小主若是生氣就只怪奴婢,奴婢認罰」。
安陵容可能生氣嗎?很可能,因為她沒擔當,膽小怕事,寶娟這麼魯莽行事,萬一被富察貴人發現了,安陵容就會被殃及,只能拿寶娟出氣。
寶娟已經認錯了,接著又擔起了責任,是不是更可愛了呢?聽到這,安陵容的氣基本沒有了。
三:表忠心,「若是小主帶奴婢去見富察貴人,那奴婢絕對不會連累小主的。」
對于安陵容這樣腦子混沌不清的人來說,「真忠心」和「表忠心」沒什麼區別,她看不出來。她需要的是滿足她的嫉妒心,因為甄嬛有忠心的奴仆,所以她也需要。
這個邏輯很荒謬,但安陵容很享受。
就這一個舉動,安陵容再也沒懷疑過寶娟。
聽完寶娟的陳情,開心地對寶娟說:「我日日看她盛氣凌人,何嘗不想她氣焰低些,你只不過是趕在我前面,做了我想做的事情而已。
奴才跟著主子久了,主子的心意便是奴才的心意,所以你如今說什麼做什麼,也都是揣度我的心意做的,剪秋對皇后如此,流朱對莞貴人也是如此。所謂忠仆,就是這個樣子。」
寶娟能成功獲得安陵容的信任,利用的是人的愧疚補償心理。
如果寶娟正常稟報她的打算,安陵容一定會怪罪她,甚至阻止她。覺得她這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戲,而且對富察貴人也造不成真正的傷害,甚至還可能被她發現,以至于連累自己。
可是經過寶娟的先斬后奏、再經過一番喬裝打扮,那就是寶娟忠心護主、替主子分憂的高尚表現了。
到時安陵容不僅不好怪罪寶娟,還會被她的行為感動得心里熱乎乎的。
因為安陵容正處在傷心挫敗的當口,這個時候別人一丁點的幫助,都會讓安陵容感動得老淚縱橫,何況寶娟這麼暖心的舉動。
而安陵容也很會活學活用,沒多久便把寶娟這個方法完全地套用在了甄嬛身上。
因為甄嬛,安陵容再次被皇上退了貨,于是便和甄嬛疏遠了。
可是安陵容和皇后的關系卻越來越近了,因為有了共同的敵人——甄嬛。皇后想讓安陵容除掉甄嬛的孩子,那麼安陵容必須得出來營銷了。
可是已經疏遠的關系,總不好無緣無故地再湊上去,于是安陵容便裝作感染了風寒、嗓子沙啞,所以才許久沒跟甄嬛套近乎。
這個時候,甄嬛的愧疚補償心理便被激發了。
原來安陵容不是想疏遠我,而是身體條件不允許,是我小人之心了。
再之后,安陵容又成功地為甄嬛擋了齊妃的有毒糕點。
甄嬛本就對安陵容愧疚,再加上安陵容的「大義營救」,甄嬛便對安陵容深信不疑了。
甄嬛對著槿汐陳述著自己的過錯:「從前我只以為她敏感多疑,有些疏遠她。如今看來,竟是我錯了。」
說來也奇怪,安陵容以為她對甄嬛的手段,甄嬛不能識破,把她當成了好人。可是寶娟也曾用相同的手段取信于她,她卻也看不破寶娟的嘴臉。
這兩個例子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不都是利用人的「愧疚補償心理」,從而達到自己不為人知的目的嗎?
自我真是人性的盲點,當局者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