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后宮三千佳麗心中,也有三千個不同的甄嬛。
像眉莊和淳兒,她們頭腦聰慧而心思純凈,一直把甄嬛當成是親姐妹一般。
皇后、華妃、麗嬪、余鶯兒、富察貴人、齊妃等人,則把甄嬛看成是一個難纏的對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敬妃、欣貴人資質一般、能力平庸,好在還算聽話、得力,這樣的人加入甄嬛團隊之后,把甄嬛視為「領導」。
曹貴人、端妃和葉瀾依,本身聰明有決斷,個人意識較強,她們不甘為甄嬛馬首是瞻,卻能在某個特定的階段與甄嬛并肩戰斗,在她們的眼中,甄嬛是有契約精神的合作者。
相較來說,《甄嬛傳》中對甄嬛感情最復雜,也最擰巴的是安陵容。
你說她把甄嬛當姐妹吧,害甄嬛的事兒她可沒少做。
你說她把甄嬛當敵人吧,她還不肯對甄嬛下死手,就算想要惡心甄嬛,也用了「割肉入藥」這樣看似「深情」的方式。
你說她把甄嬛當領導,那就更不貼切了,皇后才是安陵容真正的領導。
你說她把甄嬛當合作者,人家把她送到了皇上身邊,她卻只顧著自己承寵,絲毫沒有為甄嬛助力。
安陵容的這一系列操作曾讓甄嬛無所適從。
因此,早在「舒痕膠」這件事之前,甄嬛就已經厭棄了安陵容。
這種厭棄,說不上是從哪一件事開始的,就是一種極度不爽的感覺。
其實,安陵容對甄嬛的這些「行事詭譎」的表現,只是因為:她把甄嬛看成了「父母」!
01
父母,是生命的來處。
人可以沒有友情和愛情,卻不能沒有父母之愛。
命好的人,像甄嬛,父母恩愛,對她和玉嬈也和善,她從原生家庭已經得到了足夠的愛。
離開家之后,她再也不用尋找父母之愛了,只需要專心地與外界建立友情和愛情的鏈接就好了。
因此,她這一生雖有坎坷,卻能行走順遂,即便在低谷期,也能憑借著足夠大的內在能量安然度過。
命稍差點的,像《知否》中的明蘭,母親早逝,父親自私無情,但在家庭內部,有祖母代替母親給她以優質而充沛的愛。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明蘭,雖然對父親不滿,卻不缺愛。
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能做到自尊自愛、不卑不亢。
而安陵容,顯然屬于那種命最不好的。
她的父親安比槐又蠢又壞,母親不僅是個「戀愛腦」,身份低微,且軟弱可欺。
在安陵容成長的過程中,她沒能感受到父親對女兒的那種真摯的疼愛,也沒能體會到母親對女兒的庇護。
原生家庭得不到的,就會向外找尋。
安陵容也不是最初就想把甄嬛看成「父母」的替代品的,畢竟,在友情之上,還有愛情。
原著中,甄嬛有一個哥哥,安陵容對甄嬛的哥哥十分鐘情,卻得不到回應。
劇版中,安陵容最想要的,應該是皇上對她的愛。
然而,侍寢第一天,安陵容的緊張、顫栗沒能換來皇上「慈父」般的愛,反而得到了對方滿滿的厭棄。
接踵而來的是后宮其他妃嬪的羞辱和身邊奴才們的嘲諷。
從那時候開始,安陵容對皇上就死心了!
后面唱歌求寵也好,服息肌丸,靠冰嬉復寵也好,只有利益權衡,沒有感情。
而前期的甄嬛,是安陵容的世界里,最像父母的人。
夏冬春欺負她,是甄嬛挺身而出,像偉岸的父親一樣給她庇佑。
華妃羞辱她,是甄嬛像母親一樣陪伴在側,給她安撫。
安比槐犯案,雖然眉莊和甄嬛都沒能幫上什麼忙,但甄嬛顯然比眉莊更上心,不但對安陵容軟語相勸,還為她的事積極奔走。
在安陵容有限的人生經歷中,怕是再也沒有人像甄嬛那樣對她好了。
所以,在安陵容自己都覺察不到的時候,她早已把甄嬛放置于父母的位置。
02
余鶯兒在冷宮辱罵甄嬛,安陵容悄然前往,處死了她。
如果安陵容以朋友身份做這些,我們會覺得太過了!
那如果是以「女兒」的身份呢?
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承寵第一天,安陵容得了五件浮光錦的衣服,送皇后和華妃兩件。
剩下三件,兩件給了甄嬛,自己只留一件。
以合作者的身份,安陵容此舉避重就輕,送禮也沒送到甄嬛心坎里,反而有「惡心人」的傾向。
那若是「女兒」孝敬「母親」呢?
是不是有一種母慈女孝的和諧?
甄嬛體虛,安陵容割肉入藥喂給甄嬛喝。
就算以「敵人」的身份用「苦肉計」,這也太過了吧!
但若是孩子對父母表孝心呢?
是不是感人至深?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想,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后期安陵容為什麼對甄嬛有如此大的仇怨!
雖然作為朋友,甄嬛對安陵容真的夠可以了。
但若用「父母」的標準來衡量,她做得還不夠!
父母總是最愛女兒的,怎麼能更喜歡眉莊和淳兒呢?
父母與子女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怎麼能利用女兒承寵來為自己謀利呢?
父母應該為女兒有出息了而高興,怎麼能拿她「用第一筆工資買的禮物」(浮光錦)送給身邊的下人呢?
在安陵容的眼中,甄嬛所做的這一切都是背叛!
就像父親背叛她和母親一樣。
就像每每表達出對父親的不滿時,母親總是呵斥她,偏袒父親一樣!
其實,在安陵容成長的過程中,她何嘗不想埋怨父母?
她也想象《知否》中的明蘭那樣冷著臉把父親數落一頓。
她更想責備母親「戀愛腦」、沒骨氣!
她還想象《如懿傳》里的海蘭那樣,對不爭氣的娘家人冷血無情。
但限于天性的懦弱,限于「孝道」的綁架,她不能痛快地去做這些,只能拼命壓抑這些負面情緒。
自打甄嬛對安陵容好的那天開始,自打安陵容對甄嬛寄予了等同于對父母一般高的期望開始,甄嬛注定要成為安陵容負面情緒的發泄口。
是什麼仇,什麼怨讓安陵容用舒痕膠害甄嬛腹中的孩兒?
是徹底失去甄嬛的恐懼!
是什麼樣的恨讓安陵容無論如何也不忍置甄嬛于死地,卻斗死眉莊來刺激甄嬛?
是那個不被父母偏心的孩子愛而不得的扭曲!
03
「終其一生尋找父母」這件事,安陵容不是個例。
小編有個朋友,她的母親性格特別暴躁,一點小事就對她又打又罵。
她說,大概從四、五歲的時候開始,她就在自己心里塑造了另外一個母親的形象,她把那個母親叫「心靈母親」。
每次被母親打罵之后,她都會找個沒人的地方,先是滔滔不絕地訴說心中的委屈,再扮演「心靈母親」的角色,溫柔地為自己開解。
憑借著這個住在心里的「母親」的幫助,她走過了后面很多艱難的歲月。
這些年里,我也遇到了另外一些在原生家庭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的人,他們會在交友和戀愛的過程中,將朋友和愛人放置于「父母」的位置。
他們想要依賴,想要徹底的包容,想要很多很多的溫柔……
一旦得不到積極反饋,那種委屈和仇怨,因為疊加著陳年舊傷而顯得十分激烈!
當然,并不是每個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孩都會變成安陵容。
安陵容的不幸,是先天性格、家庭、社會環境和命運共同作用的結果。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在與外界建立情感鏈接之前,還有大量的時間完成個人成長,這是一種多麼大的幸運!
而我最想對這些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說的就是:在向外尋求愛之前,請盡量多地向內探索吧,真正的力量之源,其實在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