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重溫《知否》,想到一個問題:盛家那麼多庶女,為何祖母獨寵明蘭?
我很想聊聊主角明蘭與她最可愛的祖母。
祖母盛老太太,武將世家出身,原是金陵勇毅侯府的大小姐,且為家中獨女。
后來,盛老太太因為愛情低嫁到盛家,婚后生活過得并不如意, 無兒無女。
盛老太太的丈夫死后,盛家下一代當家人盛纮也不是她的親兒子。
她和盛府的所有人,都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盛家當家人盛纮,名下共有二兒四女。
盛纮的正房妻子生下一個兒子,叫做盛長柏,另外還有兩個女兒分別是盛華蘭,盛如蘭。
盛纮最寵愛的妾室林姨娘生下一個兒子,叫盛長楓,還有一個女兒盛墨蘭。
主角盛明蘭,正是盛纮侍妾衛姨娘所生,生母在二胎中難產而亡。
除去嫡妻王大娘子生下的兩名嫡女,衛姨娘和林姨娘都育有一女。
但在幾個孫女當中,盛老太太最寵愛的一個就是盛明蘭。
特別是盛家的兩個庶女,相比起來,為何都是小娘生的孩子,祖母卻獨寵明蘭呢?
其實背后的原因很簡單。
首先要說說盛家祖母的氣性。
祖母盛老太太,出自金陵勇毅侯府,是家中獨女,從小金尊玉貴地長大。
連服侍左右的嬤嬤都感嘆過:「年少的小姐,是老爺夫人唯一的掌上明珠。」
勇毅侯府是武將出身。
自然,盛老太太也學不來逆來順受那一套虛的。
不僅如此,家中獨女的老太太,自小寵愛就落在她一人頭上。
面對父母的愛,從不會有人與她一爭高下,也沒有別的人來跟她勾心斗角。
在她身上,不爭不搶、安守本分,是她人物性格中少有的虛弱點。
明蘭的生母衛小娘。
在生產二胎的時候,受人算計,最終只能含恨離世。
其實,這種愚蠢的妾室斗爭,已經觸碰到了盛老太太的 底線。
一個遭受夫君離棄,仍舊可以獨守門楣的女人。
她還可以將抱養的庶子,正兒八經地養大成人、培養成材。
如此氣性,如何會看得起只會耍小手段、害人性命的柳姨娘。
其次,要說說衛小娘的脾性。
盡管在《知否》劇中,衛小娘所占篇幅并不算多。
全員高能的劇中,衛小娘的人物性格,實在算不上十分出彩的。
從幾個短小的片段中,我們都能看得出:
盡管衛小娘十分忍讓,但她卻不是沒有底線的人。
面對家中丫鬟沒有給炭時:
衛小娘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會讓自己輕易惱怒;
面對明蘭將父親盛纮帶來房中:
深知內宅痛苦的衛小娘,適時用借口將其勸走;
她會教導明蘭投壺,卻從來不會同旁人講起,自己也是會投壺的;
她會教明蘭讀書認字,還會留給她正確的三觀:女子不一定須依附男子,才得以生存;
明明可以利用女兒來爭寵,明明可以善用自己的才能,來籠絡丈夫的心,但她沒有;
明明可以跟林姨娘一樣以色侍人,使用計謀上位,但她沒有。
衛小娘這輩子生活得太過無奈。
作為女兒,她無法選擇自己的未來,屈身為妾是她最大的悲哀;
作為母親,她傾心教導女兒,成功將女兒培養成具有獨立思想的人,是她的幸運。
衛小娘很倔,她會固守自己的原則,不輕易違背自己的心意。
這一點正正對上了盛老太太的脾性。
于是,當她因生產撒手人寰的時候,明蘭這個脾性與她相仿的孩子,自然也得以入老太太的眼。
然后,要說說當家人盛纮的劣根性。
知子莫若母。
盛纮是什麼脾性的人,盛老太太是極為清楚的。
盡管盛纮并不是盛老太太親生兒子,但他畢竟也在自己的膝下長大。
盛纮幼時,過得并不如意。
生母姨娘的不受寵,并不能給盛纮的生活,帶來任何好處。
彼時,弱小無法反抗的盛纮,只知道,世事并不能常盡人意。
得到嫡母盛老太太的加持后,心有感悟的盛纮,最終成長為盛家一房之主,官拜五品。
盛纮太懂得小娘的不易。
同時,他自身也有著男人普遍的劣根性:花心。
他既憐惜生母的苦楚,又無法避開男人的劣根性,最終讓其他女人走上生母的后路。
他會格外偏寵會討他歡心的林姨娘,卻疏遠總是將他拒之門外的衛姨娘。
在盛纮的偏寵下,衛姨娘的生活,過得并不是十分如意,連帶著明蘭也會常常受到冷待。
盛纮的劣根性,與老太爺如出一轍。
早年因老太爺花心負情、暗自神傷的老太太,又怎麼會不憐惜衛姨娘和明蘭呢。
在盛老太太看來,盛纮是養子。
盡管她視如己出全心培養,他也還不是親生兒子。
盛老太太做不來矯枉過正的指責,卻能安然獨立地「旁觀」,不加評論。
正是自己的不作為,最終讓林噙霜有機可趁,讓衛姨娘紅顏早逝,面對年幼喪母的明蘭,盛老太太大概也是心懷悔恨的。
最后,還要說說主人公盛明蘭的自身魅力。
說起明蘭,就讓人忽略幼年的她有多可愛。
幼時,長楓輕易受到別人挑撥,以姐姐的嫁妝為賭約,應下與顧廷燁比試投壺。
眼看勝利無望,小小年紀的明蘭卻敢挺身而出,為家族榮譽繼續挑戰年長的顧廷燁。
生母離世后,養在祖母膝下的明蘭,將祖母視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明蘭用心侍奉祖母。
哪怕養在祖母膝下,她對兄姐弟妹極為忍讓,從不會輕易向祖母告狀、向外人宣泄。
在盛家祖母眼中,明蘭不爭不搶,安守本分,時刻做自己。
偶然遇到疑惑,明蘭會最先咨詢祖母,祖母對明蘭的影響也十分深遠。
《知否》劇中,明蘭從一開始的孤苦無依,到之后的強大堅韌,一路成長。
祖母在她的生命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對比林姨娘的墨蘭,大家都是小娘生的孩子,為何祖母卻獨獨寵愛明蘭。
看完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對個中原因也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祖母一個侯府嫡女,為避免世家的花心混亂,率性低嫁給探花郎,卻不曾想竟會一眼誤終身。
心中有苦難言的她,卻沒有拋棄個人傲氣。
祖母可以忍受夫君的不忠,在夫君離世后堅守自己的愛情。
明明可以憑借優渥的家世,再度另覓新君,而她沒有!
祖母留在盛家,全了彼此的夫妻一場,還將養子培養成可以支撐門楣的男子漢。
盛纮每每走著盛老太爺的舊路,祖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她不能阻止丈夫的移情別戀,也不能終止養子的多情花心。
于是,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在面對衛姨娘時,感念她同是淪落人的孤苦。
推己及人。
在某種程度上,祖母早已從衛姨娘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唯一不同的是:
到最后,盛家祖母都沒有保住自己的孩子;
而衛姨娘,卻喪生在生子床上,徒留下孤苦無依的明蘭。
輪回中,明蘭或許是盛家留給祖母最大的心靈安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