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追了二十多集,電影一般的質感,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讓作為普通觀眾的我看得十分過癮,可還是沒有完全過癮。
終于,按捺不住急迫心情的我,一口氣追完了阿耐的原著《不得往生》。
看了大結局之后,我心情復雜。
第一、小陳去世
這個原著和電視劇中區別不大,都是在堆場下線,只不過其中細節和設定有所不同。
在原著中,周茜并不是婚托。
她和陳宇宙是正常戀愛,只不過當小陳被查出癌癥的時候,心機深沉的許半夏害怕周茜跑路,讓小陳生病期間再傷心,于是就使用了一些例如金錢之類的手段。
電視劇這樣改,其實有一點的好處。
提前把周茜設定為婚托,起先她覺得小陳是好人,又得到了許半夏許諾的金錢,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在小陳病情加重的時候,周茜反而愛上了小陳。
其實小陳的英年早逝,和小說的名字十分契合——《不得往生》。
當初用廢機油污染灘涂,在原著中其實是許半夏的主意,因此當那個老太太說到這些人不得往生的時候,最先應在了小陳的身上。
這件事許半夏后來有過諸多的反思。
可不管如何,當初的三兄弟,雖然沒有搞什麼桃園三結義,但卻比親兄弟還親,但時移世易,隨著小陳的去世,許半夏也好,其他人也好,都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
第二、童驍騎
因為許半夏的緣故,童驍騎傷了那個男人,因此進入了幾年。
但出來后,和電視劇不同,許半夏依然讓童驍騎穿行在「灰色地帶」之中,比如那個已經成了「太監」的男人再度出現后,很多許半夏不方便辦得事情,就是童驍騎出面的。
心中已經認定了童驍騎這個女婿的高躍進,就不止一次警告過許半夏。
其實高躍進替童驍騎想到的道路,是最穩妥的。
首先,在許半夏的手下,童驍騎總是干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不僅有可能會讓他再度進去,女兒失去了女婿,并且這個老丈人的企業,也會背上豢養「社會人」的惡名。
于是高躍進讓許半夏與童驍騎分家,然后為童驍騎的車隊注資,做大做強,規范化管理。
這樣一流,童驍騎就是一個正經的商人而來。
但野貓的反對,讓高躍進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從此童驍騎和野貓又回到了從前的生活之中,誰也不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第三、伍建設
對于許半夏而言,伍建設一直都是最強大的敵人。
只是最初,許半夏還不夠格。
當她的廢鋼生意、堆場、碼頭以及資金全部起飛時,伍建設和許半夏之間,早已互相揭掉了溫情脈脈的面紗,陷入了你死我活的爭斗之中。
許半夏利用伍建設鋼廠的污染問題,直接將伍建設打回原形。
這位她眼中曾經不可一世的「大佬」,最終屈服于現實,退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中,對于許半夏而言,他將再也不會站回到那個耀眼的舞台之中。
第一、高躍進
在電視劇中,把高躍進這個人物改成了一個女性,但名字卻沒改,實話說有點奇怪,在那個年代中,躍進這樣的名字很常見,但大多是用在男性身上的。
原著中,高躍進并非「會長」這樣的公職人員,而是一位成功的私營企業家。
因為野貓的緣故,許半夏結識了高躍進。
不過高躍進這個人,并非什麼善茬,早些年就因為他在外面花天酒地,導致野貓的母親被氣死,這也是野貓一直不肯原諒他的原因之一。
為了童驍騎與野貓的關系,許半夏還是和高躍進有了深度的接觸。
但許半夏是何許人也?
即使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童驍騎和野貓,但許半夏一點都不會閑著,一邊辦著正事,一邊讓高躍進幫她擔保貸款,之后,兩人還有了更為深度的合作。
可以說,當許半夏走到一定高度時,她就是「女版高躍進」。
許半夏和高躍進才是真正的一類人,為了賺錢,實現資本的積累和增值,為了達到目的,這兩人幾乎可以選擇一切的手段和算計。
因此,許半夏和趙壘,不是一類人。
第二、趙壘
原著中曾描述許半夏最喜歡趙壘哪里,首先肯定是帥。
在許半夏的字典里,帥一定是第一要務,比如老蘇顏值不夠,因此在許半夏心中就只能給發一張「好人卡」,另外,還要有瘋狂的野心。
趙壘是有野心的。
當他離開原先的企業,又進入一家新的公司時,趙壘走一步看百步的性格,讓他立馬發現,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實施的管理規則,陳舊落后。
因此,趙壘在公司的大會上,拼命一搏,最終讓自己坐上了大中華區副總裁的位置。
一將功成萬骨枯,原先的總裁,自然是灰溜溜走人。
在許半夏的眼中,當趙壘再度化身為一只鷹,義無反顧去搏擊長空的時候,才是最迷人的時刻,但不幸的是,許半夏也是這樣的人。
因此許半夏和趙壘這兩只鷹,只能互道珍重,而不能攜手前行,因為他們都有著各自更高的天空,最后的結局,許半夏和趙壘終于漸行漸遠。
第三、野貓
原著中對于野貓的塑造,其實很不起眼。
首先野貓和童驍騎在一起,遠沒有劇中出現的童驍騎交通事故后,獨自撐起車隊的情節,反而就是一個叛逆的女孩,因為不能原諒父親,就迅速和男友結婚生子的老套故事。
后來經過許半夏的調解,野貓和父親高躍進的關系有所緩和。
看到木已成舟,高躍進就想幫一下小兩口。
于是他一面催促讓許半夏和童驍騎「分家」,另一面準備向童驍騎的車隊大量注資,擴大規模進行規范化經營,這讓許半夏與之一拍即合。
可臨了臨了,最反對的,卻是野貓。
野貓一是覺得車隊規范化經營之后,沒有了以前瀟灑自由的樂趣,二來生意做得太大,反而害怕童驍騎步了高躍進的后塵,也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
結果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第四、許半夏
在原著中,許半夏一直都是自私的,人的本性如此,本也無可指責。
但許半夏,算計太過,手段太多。
小陳的去世,成為她內心的一團陰影,因此為了彌補那「不得往生」的詛咒,許半夏花了一筆錢,去補貼堆場附近村中的老人。
響應高躍進提出的與童驍騎分家的決議中,許半夏把車隊給了童驍騎。
最為核心的碼頭,許半夏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低價租給了童驍騎,不過在審計和財產公正的事情上,她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與趙壘的婚前財產公正。
這也為兩人之間的感情,打開了一條裂縫。
許半夏的結局,是她在事業上邁上了新的台階,之前的朋友都已經離她遠去,而唯一還能站在同一平台與之對話的,只有高躍進。
小說中的結局,是開放式的。
許半夏和高躍進兩人,在漆黑的夜里,坐在堆場的辦公室里,看著窗外台風卷起的巨浪,神色緊張,也許他們的前面,滔天的巨浪再也不會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