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甄嬛傳》中智商高的角色不在少數,智商情商都在線的卻不多。
就連女主甄嬛,在皇上的盛寵面前,也曾雙商短暫掉線過。
然而,皇上身邊的蘇培盛,卻從頭到尾滴水不漏,從未讓皇上尋出一絲錯處。
即使后來蘇培盛投奔了甄嬛,失去皇上的信任,皇上也沒有置他于死地,而是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了夏刈。
在許多的清宮劇中,皇上駕崩后,其身邊的首領太監都不會有好下場。
因為皇上身邊的人知道太多,他們所掌握的信息隨時可能變成一枚定時炸彈,把新上位者打下來。
但是,蘇培盛卻能在后宮的爾虞我詐中存活下來,且有不錯的結局,實在是非同一般。
《甄嬛傳》其實并沒有正面描寫蘇培盛的結局,但是我們卻能從一些鏡頭中尋出一些蛛絲馬跡。
下面請看子夜為您分析。
02
蘇培盛作為皇上身邊最親近的下人,免不了要與各位小主打交道,包括最囂張跋扈的華妃。
然而,連華妃這樣的人都對蘇培盛畢恭畢敬,從未出言不遜,可見蘇培盛的地位之高。
所有得罪過蘇培盛的人,比如余鶯兒、麗嬪、祺貴人,甚至年羹堯,都沒有好下場。
蘇培盛雖然伺候了皇上大半輩子,后期又投靠了甄嬛,但他從未百分百忠于誰。
浸淫宮內多年,蘇培盛對嬪妃、大臣的利益紛爭已經看透了,他比誰都明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理。
所以,蘇培盛其實在皇上駕崩之前,就早早為自己做好了打算。
甄嬛出宮修行,因為懷上了果郡王的骨肉而設計復寵回宮,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蘇培盛。
而蘇培盛和甄嬛之間的聯結,是通過崔槿汐。
蘇培盛之所以愿意幫助甄嬛回宮,一是他知道甄嬛出宮以后,皇上對甄嬛異常思念;二是皇上已近暮年,蘇培盛想為自己尋找一個更可靠的靠山。
自從甄嬛倒台,皇后在后宮獨大,到了后來甚至敢公然違逆太后,對四阿哥下毒手。
皇后的陰詭毒辣,蘇培盛是一清二楚的。如果任由皇后的勢力發展下去,皇上駕崩后蘇培盛或許也自身難保。
所以,幫助甄嬛復寵,是蘇培盛下的一個賭注。
蘇培盛和崔槿汐是同一類人,他們早就看出了甄嬛非池中之物。即便甄嬛出宮三年,他們也有把握甄嬛能給重新獲得皇上寵愛。
既然皇上有心與甄嬛重修舊好,蘇培盛成人之美的同時還能得到暗戀多年的槿汐,對他來說是兩全其美。
甄嬛回宮后,皇后繼續興風作浪,攛掇敬妃挖出了蘇培盛和槿汐私相授受的秘密,差點讓蘇培盛命喪慎刑司。
而皇上在蘇培盛被抓后,并沒有表現出任何要保蘇培盛的意思。
在甄嬛和端妃的共同努力下,蘇培盛才死里逃生。
經此一劫,蘇培盛也徹底看清了皇上的薄情寡義。不管自己對皇上如何忠心,在皇上的眼中,蘇培盛也只是個隨時能為皇家顏面犧牲的奴才。
所以,蘇培盛倒向了甄嬛。
事實上,從皇上知道蘇培盛和崔槿汐的關系開始,皇上就不可能再信任蘇培盛。
皇后倒台以后,甄嬛在后宮之中已經權勢滔天,年老體弱的皇上早已被架空。
加上甄嬛也是個不錯的上級,從未做出卸磨殺驢的事。
所以,蘇培盛投奔甄嬛,是必然之舉。
在甄嬛扶持四阿哥,到甄嬛與葉瀾依聯手為果郡王報仇的過程中,蘇培盛為她提供了不少內部消息。
按照甄嬛以往的作風,在蘇培盛功成身退后,一定會妥善安排他。
但是,對于蘇培盛來說,還有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四阿哥。
皇上駕崩后,眾臣對皇儲議論紛紛。
甄嬛的手中有兩個皇子,一個是深受先皇寵愛且為甄嬛親生的六阿哥,但因其年幼,無法擔當大任,群臣最怕的就是幼子登基,甄嬛干涉朝政。
第二個人選就是甄嬛收養的四阿哥。
聽著眾人的爭論,四阿哥神色慌張,心神不寧,因為他也沒有把握甄嬛在最后時刻是否會放棄讓親生孩子登基的機會,選擇扶持他。
蘇培盛在葬禮上則一直環顧四周,觀察動向。
主少國疑四個字一出口,形勢已然明了,那就是甄嬛將要扶持四阿哥登基。
聽到甄嬛已為皇儲之事下定論,蘇培盛馬上順水推舟附和道:熹貴妃所言甚是!
這句話是蘇培盛對四阿哥的投名狀,讓四阿哥知道,蘇培盛是支持自己的。
接著,甄嬛宣布,根據先帝之意,四阿哥繼承大統。
四阿哥和他的父親一樣,生性多疑,在登基以后依然試探甄嬛是否會讓六阿哥上位。
所以,即便知道甄嬛會保自己,蘇培盛也必須在四阿哥面前表明自己的態度,消除四阿哥的疑心。
就是這種在最后一刻還懂得見風使舵的本領,讓蘇培盛為自己爭取了一個好的結局。
當一切都塵埃落定后,蘇培盛大機率在甄嬛的安排下退休出宮,在宮外的私宅安度晚年了。
03
蘇培盛能成為《甄嬛傳》中為數不多擁有好結局的人,不僅是因為他目達耳通,觀人于微,更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正確站隊。
即便有了甄嬛這顆大樹,他依然能看到背后潛藏的威脅,懂得為自己尋找更穩妥的后路。
對于蘇培盛,你們有什麼看法?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者需要補充的地方,歡迎評論區溝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