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甄嬛傳》,我都會為一個人感到不值,她就是寧嬪葉瀾依。
本是區區一個馴馬女,只因貧病交加時遇到果郡王,為她請醫抓藥。
這份救命之恩,她刻骨難忘。
后因緣際會被皇帝一眼看中,帶入宮封為答應,此后更被晉封寧嬪。
這份知遇之恩,她麻木不仁。
身為嬪妃,對君上不忠;身為女人,卻謀害親夫。
什麼仇什麼怨,能讓葉瀾依的心態變得如此扭曲?
歸根到底,是執念害她一生。
不懂得適時放手,一味鉆牛角尖,在執念中葬送掉自己。
對果郡王盲目迷戀,讓葉瀾依逐漸喪失自我。
只要能看見那個男人,再和他說上幾句話,就成為葉瀾依活著的最大期盼。
有人說葉瀾依是最愛果郡王的女人,其實,葉瀾依根本不懂愛情。
這段自以為是的感情,看上去感天動地,實際上一文不值。
她對果郡王是崇拜和迷戀,就像粉絲對偶像一樣。
偶像喜歡的一切,她都極力維護。
相反,誰對偶像不利,她就跟誰拼命。
這不是愛,是狂熱,是病。
從果郡王伸出援手那一刻起,這位風流倜儻的王爺,就成了葉瀾依生命里的光。
果郡王說:你穿青色衣服好看,她就把衣服都換成青色和綠色。
果郡王說:你在后宮要好好活著,她就乖乖點頭,答應好好活著。
果郡王喜歡合歡花,她就冒著大雨,一片片撿起掉落在地的合歡花。
甚至在果郡王死后,她請求皇帝,借口自己睡不著要用合歡花助眠,把合歡花移植到自己宮殿。
果郡王喜歡甄嬛,她就處處維護甄嬛,為保護偶像的私生子去給皇帝下毒。
很像今天,娛樂圈哪個偶像宣布婚訊,一眾粉絲歡呼雀躍,然后愛屋及烏,祝福他們婚姻美滿。
葉瀾依就是那個最堅定的果粉。
偶像喜不喜歡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偶像開心就好。
從這一點看,葉瀾依很可悲,她以為一味犧牲就是愛情。
其實那只是最低級的自作多情,除了感動自己,一無所獲。
對皇帝莫名敵視,一邊享受恩寵,一邊不屑恩寵。
入宮后,葉瀾依表面上似乎一根筋,實際上進退自如。
甄嬛賭氣出宮后,皇帝去圓明園散心,碰巧看見葉瀾依在馴馬。
她的颯爽英姿令皇帝憶起年輕時的華妃,于是下旨直接封葉瀾依為答應。
轉眼間,麻雀飛上枝頭成鳳凰,引起后宮羨慕妒忌恨。
葉瀾依卻覺得,完了,以后再見果郡王難了,暗戀的自由沒了!
于是她遷怒于皇帝,整天頂著一張厭世臉,逮誰懟誰,拽得令人側目。
身為嬪妃,去景仁宮拜見皇后是禮儀,葉瀾依卻仗著皇帝寵愛,遲遲不去。
皇后派人來請,她才不情不愿去見皇后。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受到她的敷衍和不屑。
皇后暗示她沒有規矩,她就拿皇帝做擋箭牌:「皇上知道我性子冷淡不愛走動,所以便免了各宮行禮。」
眾妃指責她太囂張無禮,她卻振振有詞:「所謂尊重放在心里即可,嘴上說的誰知道心里怎麼想的。」
隨后直接一個請安離開,眾妃眼睜睜看著葉瀾依揚長而去。
我絕對相信,如果不是顧忌皇帝,皇后有無數種辦法懲治葉瀾依,讓她在后宮抬不起頭來。
宮中有的是折辱人的手段,沒有皇帝寵愛,就沒有葉瀾依囂張的資本。
所以你只看到葉瀾依不喜歡皇帝,卻沒留意她在金主面前垂眉順眼。
她的桀驁不馴,都在皇帝的容忍之內。這個度,她把握得非常好。
既讓皇帝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又不至于冷落得罪皇帝。
身為九五之尊,皇帝不會看任何人臉色,只有別人看皇帝臉色的份。
葉瀾依不屑逢迎眾人是真,刻意保持榮寵也是真。
她給皇帝的感覺是:性子雖然清冷,相處卻挺舒服。
所以皇帝才會頻頻召幸葉瀾依,她的位份也是直線上升。
既無子嗣,也無家世,更無資歷,葉瀾依能被封為寧嬪,直接坐上一宮主位。
對皇帝這份恩寵和知遇之恩,葉瀾依選擇視而不見。
她擰巴著自己見不得光的感情,對從不曾喜歡自己的果郡王,葉瀾依是操碎了心。
嫁人之前,你可以心有所屬。
嫁人之后,就該淡忘從前,恪守婦道。
葉瀾依卻陷入心魔,一邊享受皇帝盛寵,一邊精神出軌偶像。
對情敵沒有原則,對偶像沒有底線。
她殫精竭慮保護甄嬛,甚至甘愿成為情敵手中利刃,犯下弒君大罪。
甄嬛回宮后,葉瀾依意外發現這位熹貴妃跟果郡王有私情,決定手刃甄嬛。
本來情敵和心上人分手,應該是偷著樂的好事。
葉瀾依的腦回路卻是:甄嬛背叛果郡王,他一定很傷心,所以甄嬛該死。
這根本不是愛,純屬死忠粉對偶像的維護,不能容忍任何人褻瀆自己的偶像。
葉瀾依要為果郡王泄恨,她手舉匕首,忽然看見甄嬛戴著的珊瑚手釧,于是態度大變。
甄嬛是何等精明,她立刻告訴葉瀾依:「你若不容我,只怕也傷了他。」
葉瀾依就像中了蠱毒,只要別人一提果郡王,她就立刻兩眼冒光:原來這是偶像喜歡的人啊!
甄嬛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桀驁不馴的葉瀾依收歸麾下,不僅死心塌地,而且戰斗力爆表。
滴血驗親那一刻,甄嬛遭遇進宮后最大危機。
盡管隊友不斷為她開脫,卻缺乏關鍵證據。
葉瀾依見勢不妙,立刻借故離開,把自己宮里腰牌送給玉嬈,急請甘露寺莫言師太入宮,為甄嬛解圍。
只要熹貴妃安好,果郡王就會安好。只要果郡王安好,葉瀾依就會安好。
甄嬛的最大秘密,是和果郡王的雙生子。這種欺君大罪,一旦曝光,后果不堪設想。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皇帝到底還是起疑。他逼迫甄嬛毒死果郡王,又派夏刈給雙生子采血,暗中調查雙生子的身世。
眼看大禍臨頭,甄嬛要想保住甄家滿門,必須除掉皇帝。
可是甄嬛不想自己手上沾血,于是她親口告訴葉瀾依,雙生子是果郡王的孩子。
葉瀾依再中蠱毒,她兩眼發亮,驚喜地反問:「他們是十七爺的孩子?」
那感覺,好像自己就是雙生子的親娘。這代入感,簡直了!
接下來,一切如甄嬛所料,不用自己親自動手,葉瀾依盡心盡力,為她掃除障礙。
冷面冷心的寧嬪,為方便下毒,開始在皇帝面前逢迎做戲。
皇帝以為自己征服了冷美人,再沒料到這把溫柔刀,是要弒君奪命!
為保全甄嬛雙生子,寧可背叛枕邊人,豁出自己一條命。
既無情,也無義!
你可以不喜歡皇帝,但不可以恩將仇報。
這是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只有果郡王出手,才能將她馴服。
這是一頭狠毒的白眼狼,任憑皇帝如何寵愛,依舊冷血無情。
終其一生,葉瀾依都是為果郡王而活。
如飛蛾投火,一根筋去追逐一場美夢,從來沒有好好愛過自己。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擁有愛情?
真正的愛情,不是報恩,不是崇拜,一定是美好的雙向付出,一定不會喪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