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懿傳》原著中,純貴妃、嘉貴妃和魏嬿婉是后宮中子嗣最為繁盛的嬪妃。魏嬿婉一生育有六個子女,夭折了兩個,最后剩下的是七公主璟妧、九公主璟妘、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
其中,七公主璟妧自幼養在穎妃宮中,穎妃膝下無子,對她百般疼愛,又向來看不慣魏嬿婉,所以,璟妧和魏嬿婉并不親。
出嫁之后,璟妧每每進宮探親,也總是去穎妃宮中,從來不理魏嬿婉。
然而,九公主、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卻自幼養在魏嬿婉身邊,即便后來被迫母子、母女分離,但九公主和十五阿哥當時已然不小了。
成年之后,他們與親生額娘的逐漸疏離,其深層原因恐怕不只是魏嬿婉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因為見面少導致的。
01、偏心:傷了女兒的心
魏嬿婉的額娘就是個重男輕女的母親,魏嬿婉成為額娘之后,也多少繼承了母親的這一特質。
早在生下七公主的時候,魏嬿婉雖然也疼孩子,口中念叨的卻是,女兒無法替她解圍,要是個阿哥就好了。
九公主和幾個兄弟從小長在永壽宮。
后來,魏嬿婉將七公主從穎妃那里奪回過一段時間。
這使璟妧和妹妹璟妘終于能有機會見面、相處。
而兩個女孩的這次見面,也側面反映出很多問題。
璟妧是從小被寵出來的孩子,她大膽、倔強、自信,小小年紀就有自己的主張。
她不喜歡魏嬿婉,想要回到穎妃身邊,為此,竟然能夠絕食幾天而不喊餓。
而璟妘,書中講她「因為和弟弟們一起長大,所受重視不多」,她的性格十分溫順,只知道勸姐姐「快吃飯吧,別惹額娘生氣了。」
待到璟妘長大之后,回憶起以前的種種,對生母也頗有微詞。
這些因兒時不受重視的產生的內心不平,自然不能當著永琰的面說出來,只能轉化為態度上的懷疑與疏離。
因此,她每次去看魏嬿婉,也是「略坐坐就走了。」
02、貪心:讓兒子無所適從
永琰是兄弟姐妹幾個當中,最受魏嬿婉疼愛的,他本身資質也不錯,是皇帝選中的繼承大統的人。
然而,這樣一個優秀的阿哥,在面對魏嬿婉的時候,也會無所適從。
早在兒時,魏嬿婉就偷偷囑咐永琰:「你只能和額娘站在一起,永遠護著額娘。」
待到永琰娶親的時候,她又嫌皇上給永琰定的親——喜塔臘氏門第太低。
盡管永琰溫和規勸:「喜塔臘氏門第并不低了。」
魏嬿婉還是反駁:「又不是富察氏、鈕祜祿氏這種大族。」
魏嬿婉的貪心,讓永琰害怕。
他既不敢抬眼看額娘的臉,也不知如何對額娘規勸,只能磕磕絆絆地說:「額娘素日保重,兒子,兒子改日再來看您。」
之后,趕快溜走了。
或許,魏嬿婉會把兒女對自己的疏遠歸因為她自己出身的寒微。
因為,出身寒微這種事,說到底不是她自己的錯。
倒顯得兒女們扒高踩低,為了利益不念親情了。
實際上,海蘭也出身寒微,卻得到了永琪以及永璂的尊重。
03、「吸血鬼」心態是罪魁禍首
作為母親,魏嬿婉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品行不端。
二是「吸血鬼」心態。
早年,魏嬿婉與凌云徹是青梅竹馬。
她對凌云徹的態度就是不斷索要。
不是哭著說,別人都有珠寶,自己手指空空被嘲笑,就是唉聲嘆氣,家中的母親和弟弟又來要錢了。
凌云徹本是個正直的人,為了幫魏嬿婉,不得不鋌而走險,幫冷宮中的廢妃們傳遞東西賺外快,導致如懿最初誤認為凌云徹是個只認錢財的勢利之人。
后來,魏嬿婉得到了皇上的恩寵,也是每每撒嬌撒癡,引得皇上把金銀珠寶流水似地賞給她。
好在皇上是一國之君,又向來喜好奢侈,不會因為錢財的事情和魏嬿婉計較。
對待身邊但凡能用得到的人,春蟬、進忠、瀾翠、晉嬪、豫嬪……甚至是景瑟的兒子慶佑,魏嬿婉總是能夠敏銳地察覺到他們身上的價值,再壓榨到渣兒都不剩。
中年和晚年,魏嬿婉在錢財上已經不再短缺。
但她的「吸血鬼」本質卻沒有改變。
對待孩子,她也是只看價值,不看情分。
魏嬿婉想要將璟妧接回宮中,并不因為單純地思念孩子,而是想著借此機會打壓以穎妃為首的蒙古妃嬪。
養在身邊的幾個孩子,她不能一視同仁,是因為每個孩子能夠帶給她的回報預期不同:女兒是要嫁人的,將來幫不上自己什麼,隨便養養就好了。
兒子中,聰明的永琰有望繼承大統,自然要格外偏愛。
永璘年歲太小,怕是指望不上,也不用對他寄予厚望,悉心教導了……
沒有人喜歡被壓榨、被算計。
正因為如此,沒有人喜歡和擁有著「吸血鬼」心態的人靠得太近。
魏嬿婉之所以這樣吸食身邊人的錢財、價值和能量,還總嫌不夠,當然是因為從小缺少安全感導致。
從《如懿傳》的原著中,可以看出:魏嬿婉的母親就是一個「吸血鬼」式的人。
魏嬿婉十幾歲就入宮,備受欺凌,這又加快了她安全感的喪失,所以,在她的世界,只有索取,不懂給予。
即便在子女小時候,身為母親的她能夠給予孩子一些物質和精力,也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加倍索回。
魏嬿婉在和永琰談話,鬧了不愉快,永琰匆匆告辭之后,原著用了一些筆墨來寫魏嬿婉的心理。
她看到永琰離開,覺得一顆心越發沒了依靠。
也不知道,兄弟不像兄弟,兒女不成兒女到底是因為什麼……
最終,魏嬿婉帶著自己的困惑,帶著對這個世界的憤怒以及滿腹委屈,被皇上處死了。
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當然明白:
總想著依靠別人的人,總有一天會四顧無人。
而把自己變成可靠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愛與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