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娟,我的嗓子!
上了熱搜。
作為收視和口碑兩手都硬的經典好劇《甄嬛傳》已經播出了12年了,它常看常新,熱搜不斷。
隨隨便便一句台詞都可以是一個段子。
每逢輿論熱點事件,「甄學家」們會紛紛二次創作,讓《甄嬛傳》的台詞、名場面、表情包等新梗層出不窮地出現在網友手機和電腦里。
2006年,鄭曉龍在拍攝《金婚》的時候,妻子王小平就把網絡小說《后宮甄嬛傳》推薦給他了。
當時,鄭曉龍還沒看上這個小說,覺得是勾心斗角,斤斤計較的故事。
但是,是在妻子的推薦還是買下《甄嬛傳》這部小說的版權。
王小平用了4年半的時間,做完《甄嬛傳》劇本
2011年,鄭曉龍導演開始籌拍《甄嬛傳》。
關于甄嬛的人選,鄭曉龍第一個想到的是周迅。
但是周迅那個時候,正在拍攝電影《畫皮2》,沒有檔期。
于是,《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就給導演鄭曉龍推薦了蔡少芬。
原著小說的作者流瀲紫,是蔡少芬的粉絲。
就是因為喜歡蔡少芬飾演的《洛神》,靈感迸發,寫下《甄嬛傳》。
甄嬛名字的由來就是《洛神》女主甄宓和郭嬛,各取一字。
因為劇中,甄嬛從十幾歲的少女一直到老年,年紀跨度很大。
當時,已經38歲的蔡少芬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演少女甄嬛了。
後來,鄭曉龍找到孫儷,倆人談了很多。
鄭曉龍也考慮過其他演員,不過,最終還是覺得孫儷比較合適。
于是就選了孫儷出演主角甄嬛。
但是沒想到的是,在《甄嬛傳》開拍第一天,陳建斌就給了孫儷一個下馬威。
拍完一場戲,陳建斌就嚴肅的對孫儷說:「如果你以后對我有什麼想法,你要直接告訴我。別當著面跟我說著好好好,背后說我耍大牌、不好合作,我不喜歡這樣的演員」。
聽完這話,孫儷心想這才是第一天,接下來還有1000場戲,我該怎麼辦啊?!
回到酒店后,郁悶至極的孫儷打開電視,正好就看到了蔣勤勤講述自己和陳建斌第一次合作時,直言多次想罷演。
看完后,孫儷一下子就不緊張了,那麼難合作蔣勤勤都能成他老婆,她也一定沒問題的。
因為孫儷的戲份非常多,她每天都會在房間里做足功課:看劇本、背台詞、揣摩角色。
一部《甄嬛傳》,劇本足足50冊,她將這些劇本分類,劇本里,是密密麻麻的5色筆記。
比如甄嬛剛入宮的時候,很清純,就用白色的夾子;
甄嬛處于熱戀的時候,就用紅色的夾子;
甄嬛有糾結的時候,慢慢開始用藍色的、綠色的,最后是黑色的……
連人物的喜怒哀樂、重場戲和過場戲,也要用不同的圖章區分開來。
對于台詞上的火力全攻,孫儷輕描淡寫地說:「台詞是最基本的,如果在現場我的台詞影響了表演,那我就覺得自己太不專業了。」
她的用功和敬業態度讓鄭曉龍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邀她繼續合作《羋月傳》。
《甄嬛傳》播出之后,把孫儷的演藝事業推向了高峰。
此后,孫儷她每年會接到300多個劇本,并且被網友親切的稱為「娘娘」。
後來周迅看了《甄嬛傳》,覺得特別精彩,導演非常有水平。只是自己很遺憾的錯過了。
電視劇拍攝完成之后,到了后期配音階段,蔣欣,陳建斌都是自己的角色配音。
孫儷也想給甄嬛配音。
但是此時,孫儷正好懷孕。
季冠霖
為了防止意外,導演便想請來季冠霖為他配音。
可孫儷心里卻很不高興,她并不認為,有人能配出和自己一樣的聲音,便向導演提議,要跟季冠霖PK一下。
而此時,作為出品方也不同意季冠霖來給甄嬛配音。
因為當時,季冠霖剛剛完成《美人心計》中林心如扮演的竇漪房的配音。
而且這個聲音已經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影響。
如果再用季冠霖來配甄嬛的聲音,出品方擔心很容易讓觀眾出戲。
但是導演鄭曉龍堅信季冠霖能配好「竇漪房」,也能配得好「甄嬛」。
結果證明了,導演的選擇沒有錯。
不得不說,季冠霖的聲音更有穿透力,情緒更飽滿,為甄嬛這個人物形象增色了不少。
孫儷聽完季冠霖的配音,也是非常欣賞她的才華,非常感謝季冠霖和她一起完成了甄嬛這個人物。
2、
火了十多年的《甄嬛傳》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蔣欣。
導演最開始讓蔣欣出演口蜜腹劍的曹貴人,華妃選的是范bb。
因為華妃這個角色,鄭曉龍導演的想法是既要美艷,又要飛揚跋扈。
但是蔣欣在和華妃搭戲的時候,覺得對方演得不對。
看過原著小說的蔣欣就和導演說,自己想要試試華妃。
鄭曉龍覺得她很文雅,一點都不囂張跋扈。
聽了導演的話,蔣欣就和導演鄭曉龍說:「我試都沒試,你怎麼就說我不合適呢」。
在蔣欣的堅持下,鄭曉龍導演也拗不過,就讓蔣欣去試華妃的戲份了。
導演鄭曉龍手里一邊寫著東西,頭也沒抬地說道:那就試一下剛才這段和曹貴人搭戲的華妃吧!
沒想到,看著文文靜靜的蔣欣,一秒鐘入戲。
導演一下子驚到了,猛地抬起頭來,摘掉眼鏡專心地看著蔣欣表演。
這場戲,蔣欣把華妃的心狠手辣全都寫在了她的臉上了。
第二天蔣欣就接到電話了,讓她出演華妃。
後來才知道,導演看完蔣欣的表演,當時就決定了,華妃這個角色,讓蔣欣來演。
第一場戲,鄭曉龍就表揚了她,還是把演員們都叫過來當眾夸的:「你們聽聽蔣欣的台詞。她這個台詞不是背的,是自己的話。台詞一字沒改,卻是自己的話說了出來,味道特別對,你們大家都要往這上面來靠。」
要知道,鄭曉龍是很少夸演員的。
如果讓范九億出演了,《甄嬛傳》現在就下架了。
《甄嬛傳》中的「華妃」讓蔣欣一夜爆火,傲嬌的眼神深入人心。
經典台詞,「賤人就是矯情」至今都無人能夠超越!
一次采訪時,鄭曉龍導演被問到:拍《甄嬛傳》的時候,有沒有遇到讓你最頭疼的演員?
鄭小龍導演大腿一拍,直接就脫口而出,有啊,蔡少芬!
蔡少芬的香港普通話讓導演鄭曉龍頭疼。
連她丈夫張晉都深有感觸: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
導演鄭曉龍在拍攝過程中,曾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找普通話不好的蔡少芬來飾演皇后。
在片場,鄭導戴著耳機,一邊看監視器,一邊看劇本。
但是愣是聽不懂蔡少芬說的什麼詞!
只能問旁邊的場記:「蔡少芬的詞說完了嗎?」
和導演一樣痛苦的就是陳建斌了。
陳建斌和蔡少芬演對手戲都是自己說自己的台詞。
因為他完全聽不懂蔡少芬說的話。
在拍那場著名的「臣妾做不到」這場戲的時候,可苦了「皇上「陳建斌了。
這場戲只有他們兩個人,蔡少芬投入地一大段一大段地說著台詞。
可是,那邊的皇上陳建斌,卻完全聽不懂她說的粵語。
沒辦法,最后陳建斌只能靠著對劇本台詞和蔡少芬的語氣停頓,才能接上戲。
陳建斌實在忍不住了和導演抱怨:導演!她那個腔調我實在忍不住啊!」
但是蔡少芬的演技還是可圈可點的。
蔡少芬在試造型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但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因為怕別人知道她懷孕,照顧她,影響拍攝的效果。
所以在片場,她和別人一樣,穿著花盆底的鞋走來走去,和大家一起吃便當,一點都不嬌氣。
後來有一場戲是甄嬛在皇后宮里挑釁她,太監推搡她的時候,她也沒和孫儷說自己懷孕了。
事后孫儷知道的時候,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蔡少芬曾經參加綜藝節目時回憶:「拍《甄嬛傳》時,有一場戲是我當時懷孕3個月,需要坐著八抬大轎,試完一遍后,突然覺得心慌,就不肯再進那個轎子,導演也同意了。結果開拍時,轎子繩突然斷掉,又在一個斜坡上,想想都很后怕,幸好當時沒進去,才躲過一劫。」
不得不說TVB出來的演員,非常敬業,真是打臉很多摳圖的演員。
但是皇后這個角色,最開始找的也不是蔡少芬,而是鄧萃雯。
鄧萃雯在《金枝欲孽》中飾演如妃,那個角色是全劇最出彩的角色。
所以,鄭曉龍最開始選的皇后的最初人選是鄧萃雯。
但是鄧萃雯當時正在拍攝《新還珠格格》,無奈只能放棄。
還有一個原因,是片酬沒談妥,鄧萃雯嫌片酬低。
後來,看見《甄嬛傳》火了這麼多年,鄧萃雯覺得非常后悔,錯過了這麼好的電視劇。
雍正也是選了好幾個演員。
鄭曉龍找到了吳x波,邀請他來出演劇中的雍正皇上。
吳x波回憶道:「當時鄭曉龍導演一直找我,希望我能出演皇上,我也特別激動,那麼好的導演,那麼好的小說,我也非常崇拜那個作者。」
可是,那時他已經簽了一個片約,還要等20多天才能拍完。
因為檔期原因,吳x波只好無奈拒絕了鄭曉龍。
選定陳建斌之后,陳建斌聽說果郡王這個角色還沒有人演,于是立刻推薦自己的好朋友張曉龍來出演果郡王。
結果試完戲之后,導演一直點頭,但就是不說話。
張曉龍憋了半天說:導演,是我哪里演得不好嗎?
鄭曉龍來了句:不是不好,但我覺得,你來做我們的禮儀指導可能更合適。
張曉龍是民間舞專業畢業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
鄧超,陳曉都是他的學生。
喜歡歷史的他,將明、清等,多個朝代的宮廷禮儀研究得一清二楚,成為國內唯一的古裝影視劇宮廷禮儀指導師。
曾為 《三國演義》、《孔子》、《赤壁》、《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多部影視劇擔任禮儀指導。
就這樣,張曉龍成了整部劇的禮儀指導。
所有演員的舉手投足,從跪拜到敬茶,都是由張曉龍親自指導的。
安陵容為了復寵,跳的那段「滿漢八旗冰嬉舞」、甄嬛跳的「驚鴻舞」,也是張曉龍編導的。
不過,張曉龍不死心,畢竟他是奔著演戲來的。
鄭曉龍思考了半天說:「果郡王不適合你,你演溫實初吧!」
于是,張曉龍被稱為是「史上最帥太醫」。
不得不說,導演選角色的眼光非常好。
後來,張曉龍和劇里心狠手辣的「曹貴人」的扮演者陳思斯。
兩個人因戲生情,然后喜結連理。
出演富察貴人的趙秦她原本是中戲畢業的。
但是,她學的并不是表演專業,是管理系的。
所以,畢業后也是從事商務合作方面的工作。
籌拍《甄嬛傳》時,趙秦為劇組拉來了東阿阿膠的贊助。
當時老闆要求她全程盯著這個流程,所以東阿阿膠公司安排她長期待在劇組。
可是後來有一天老闆突然對她說,要不你干脆在里面演個角色吧......
趙秦覺得清宮的衣服很好看,于是找統籌給自己安排一個角色。
她出演了一個有20場戲的一個普通妃子。
但是導演看趙秦演得不錯,于是就把另外2個人物的戲份都整合到她身上了。
于是就有了80多場戲的富察貴人。
《甄嬛傳》籌拍時,張雅萌一直都是試的敬妃的戲,當時也有媒體對于張雅萌扮演敬妃做了報道了。
很多人覺得不管是從外形還是氣質來看,張雅萌都是敬妃的不二人選。
之后,讓人意外的是,張雅萌後來的角色,從敬妃變成了齊妃。
敬妃溫婉賢良,齊妃有勇無謀,總是被人利用,兩個角色的性格差別很大。
為什麼會給張雅萌換角色,這是鄭曉龍導演欽點的。
這正是鄭曉龍導演的眼光毒辣之處。
根據《甄嬛傳》的電視劇來看,張雅萌的齊妃也是一個成功的角色。
李宜娟與《甄嬛傳》結緣源于老師的一通電話,恩師告訴她,鄭曉龍導演在拍《甄嬛傳》,讓她去試一試丫鬟剪秋的戲。
是的,開始時李宜娟試的不是端妃娘娘的戲。
上了妝后,鄭曉龍導演仔細一端詳,發現不對。
李宜娟這氣質完全不是丫鬟的氣質,這是一個娘娘的范兒。
可是當時所有的角色都定了,只剩下病怏怏的端妃一角。
鄭導說,那就試試端妃吧!
于是造型師就給李宜娟改造型,端妃的妝一上,鄭導便定了李宜娟。還是那句,鄭導的眼光真毒。
就這樣,李宜娟出演了這個端妃這個角色。
在《甄嬛傳》熱播之后,端妃這個角色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宜娟細膩的表演也是功不可沒的。
《甄嬛傳》一經播出,就火遍全國,收視長虹。
這部劇播出十年多,仍然被觀眾津津樂道,它的關注度、話題度依然不減。
不少人甚至能夠把經典台詞倒背如流。
劇中的演員的演技、細膩的情節以及認真的制作,讓這部劇成為了宮斗劇的里程碑。
在豆瓣,《甄嬛傳》的評分穩定地維持在9.3分,打分人數已經超過45萬。
從宮廷禮儀、拍攝細節、人物塑造、導演鄭曉龍在細節上面所下的功夫在劇中隨處可見。
除了經典人物的塑造,劇作本身制作精良,還因它將視角瞄準了女性本身的成長與蛻變。
時不時閃現現代女性的一些特點——自我意識覺醒。
觀看者可以代入升級打怪的職場、代入年輕人心智的成長、代入漸行漸遠又或歷久彌新的友情、代入總有錯付的情感經歷、代入每個人或多或少的心理枷鎖。
毫無疑問,《甄嬛傳》代表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永不過時的下飯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