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火了,火的不僅是劉亦菲和陳曉,還有一眾配角也跟著出圈了。隨之而火的還有其劇情。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好的電視劇,它不光講述了愛情,還書寫了友情。闡述了希望,更有絕望。
這個世界上有宋引章這樣的「吸渣」體質,也有趙盼兒這樣的「渣男」絕緣體。而最接地氣,每天活得熱火朝天的孫三娘,卻是最圓滿的結局。
這才是真正的人世間,它不是我們期待的樣子,卻很殘酷和現實。
01.有本事,人生才會有更多選擇權
殺豬幫丈夫湊齊彩禮娶了她,有錢后丈夫傅新貴卻私通寡婦,還教唆兒子不認她,孫三娘的前半生活成了一個笑話。
認識15天就私定終生,帶著用石頭裝滿的幾大箱嫁妝把自己嫁了,最后卻所托非人,被像狗一樣被鎖住折磨的宋引章,差點兒等不到趙盼兒去救她。
為何同樣是遭遇渣男,趙盼兒卻敢愛敢恨,有勇有謀,而宋引章和孫三娘卻只能坐以待斃?
首先,男人在心底將他們看扁了。
論才干,孫三娘除了殺豬和做果子,一無所長。而這兩項,在當時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之下,毫無優勢可言。
論家世,孫三娘娘家無人,連房屋都倒塌了。
于是傅新貴作起來便肆無忌憚。
宋引章倒是彈得一手好琵琶,但她介懷自己是賤籍,一直渴望有個人來肯定她,贊美她。周舍適時奉上了自己的甜言蜜語。
其實,這倆人都不純粹。一個急于騙錢還債,一個急于靠婚姻擺脫賤籍。結果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次,對自身處境一無所知。
孫三娘雖然和丈夫相處多年,兢兢業業賺錢給丈夫經商,但卻對丈夫內心的真實想法一無所知。
宋引章雖身為樂伎,見過形形色色的男人,但她一心撲在專業上,對人性一竅不通。
所以,他們才是最好拿捏的,最適合渣男下手的對象。
一旦他們為情所傷,若沒有一個人及時出現,從身體上,心理上救助他們,他們最終的走向只有滅亡。
可趙盼兒不同,她一直靠著自己的精明世故在商海沉浮,但又不失純良的本性。她開茶館,有一定的積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和底氣。所以她能在被歐陽旭悔婚的時候,還有心氣要當面問個明白。
并在自知復合無望的情況下,能夠當機立斷,發誓要在東京立足。
她在東京把茶坊經營得風生水起,帶領三姐妹創業,最終事業愛情雙豐收。
不可否認,孫三娘和宋引章最后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達成了人生所愿,可如果沒有趙盼兒的未雨綢繆,運籌帷幄,那幾乎辦不到。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在婚姻生活中,越有「資本」的人,活得越幸福,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
02.「利己」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點:趙盼兒無論遇到何事,她幾乎都是「利己」的。
當歐陽家的老奴拿八十兩黃金要買斷趙盼兒對歐陽旭的三年深情時,她說了這樣一段話:
想要收買我,可以。但你告訴他,八十兩黃金不夠,想要同心佩,拿五百兩黃金來。只要錢貨兩清,我就和他一刀兩斷。
她是因為不舍和歐陽旭的深情,拿五百兩黃金作為權宜之計嗎?
我覺得不是的。她在心里算了一筆賬。三年來,他為歐陽旭置辦田地入農籍,讓他有機會在兩浙參試。是她的鼓勵和安慰,解了歐陽旭夜夜苦讀得煩悶。五百兩黃金,不為過。
當情愛已抓不住的時候,盡最大努力減少財產損失,才是重要的。
當她聽歐陽旭說,讓她作為妾身嫁給他的時候,她當著歐陽旭的面,把茶潑了。「我趙盼兒,永不為妾」是她對歐陽旭最深的報復。
正因為她心中,時時不失去「自我」,才會在做選擇的時候,雖有時候「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都沒有憋屈了自己。
有一個扎心的一幕:
顧千帆和趙盼兒表明心跡之后,遇到了齊牧,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顧千帆說他和趙盼兒只是逢場作戲。
趙盼兒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對顧千帆疑神疑鬼,而是開誠布公,直奔主題,告訴他:你如果只是逢場作戲,我不奉陪。
直到顧千帆交出自己的家底,三張地契,四把鑰匙,把為官十二年的家底悉數奉上,他才相信:他是真的想和他一生一世。
的確,一萬句甜言蜜語,抵不上一個實際行動。
而現實中,有些姑娘卻專挑甜言蜜語來信。語言最具欺騙性。
趙盼兒可貴的地方在于,她雖和顧千帆的身份上有云泥之別,但她從不覺得低人一等,而且她敢于向對方要求平等。
談戀愛也是一場博弈,誰更在乎自己的感受,便會更能接受不成功,更能占據主導地位。
而趙盼兒正是這樣事事維護自己的利益,事事「利己」,才能一步步拿捏住顧千帆,提醒他不能糊弄她。
孫三娘和宋引章的事情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兩.性]關系中無底線付出的時候,不一定能真心換得真心,還有可能使對方蹬鼻子上臉。
但如果一個人,先愛自己,再愛別人,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她一定會幸福。
03.任何時候不看低自己
在轉手酒樓的關鍵時刻,顧千帆人間蒸發了。為了茶坊的地契不落入他人之后,趙盼兒可謂真正地卑微到塵埃里。
她去問池衙內借錢,被百般刁難。又是唱歌跳舞,又是下跪磕頭。如此羞辱,只怕孫三娘會魚死網破,宋引章會羞憤難當,生不如死。可趙盼兒咬咬牙擔下了。
但她面對池衙內的出言不遜,卻能一巴掌干凈利落打到池衙內臉上:
你長得挺丑,想得倒挺美。我趙盼兒終有一日拿回今日之辱。
沒有傷春悲秋,只有一句話表明態度。既有膽識,又有氣度。
在汴河邊替池衙內解圍時說的一番話更是讓人心生敬意:
您說士農工商最賤的就是商人,那您有本事別喝商人釀的酒,別穿商人販的衣,也別吃商人運的糧啊。我看賤的不是人,而是你們這些看不起人的心。
正是她當日路見不平的仗義相助,才使他們三姐妹窮途末路時柳暗花明。池衙內感恩趙盼兒的仗義執言,提出和她合開酒樓。
有了池衙內的相助,趙盼兒最終東山再起,完成夢想。
人啊,真的是何時都不要看輕了自己。
亦舒曾說: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不看輕自己的人,才能讓別人想要欺負的時候有所忌憚。才能被別人看不起時而不自怨自艾。
無論是愛情,還是人生,趙盼兒都沒有辜負自己。